本報訊 由山東大學、國家海洋局煙臺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共同完成的山東省科學技術發展計劃(重點項目)“海洋環境在線監測及赤潮災害智能預警系統”,日前通過了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的技術鑒定。
據了解,該項目通過對海洋災害預報機理與技術和信息集成化的方法及數據挖掘理論和算法等進行深入研究,以先進的信息技術(控制、計算機、通信等)為支撐,針對海洋赤潮災害預警以及海洋環境參數實時監測的需要,將軟件開發技術、海洋災害預報技術與信息管理等方面有機結合起來,對信息系統集成、建模、分析、多學科仿真及優化等開展多層次的、有重點的、多學科交叉的研究和創新,最終建立了能夠自動、連續監測海洋環境參數,自動存儲、傳輸、處理和分析數據,數據產品自動發布和共享的高精度、網絡化、分布化、智能化、綜合化的海洋環境在線監測及赤潮災害智能預警系統。
此項研究成果不僅可以為各級海洋職能管理部門進行海洋環境資源綜合管理,維護海洋權益,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制定保護海洋環境等重大決策和長遠規劃提供及時、準確、可靠的科學依據和必要的技術支撐,而且對準確掌握我國海域環境變化信息,增強赤潮災害預報和預警能力,降低赤潮災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財產損失,為今后進一步研究和開發赤潮監測與預警系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漁監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