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國食品產業網)銅川路水產攤頻現"八兩秤"暗算
消費者多次投訴不少攤位計量欺詐問題嚴重監管部門稱將全面調查
地處普陀區的銅川路是上海著名的水產批發零售市場,優越的交通地理位置再加上周邊伴生的大量餐飲店,使這條偏居申城西北角的馬路成了著名的海鮮美食街。然而,晨報熱線電話近期多次接到消費者的投訴,反映在銅川路選購水產的過程中遭遇計量欺詐。上周末和昨天,記者兩次前往實地調查,證實在銅川路臨街的幾乎所有水產攤位,均存在短斤缺兩的欺詐行為。
■食客遭遇
2斤多三文魚缺秤4兩半
黎先生家住閔行區,今年國慶期間,特意帶著家人來到銅川路享用海鮮晚餐。事先他已經打聽得知,在銅川路周邊飯店用餐,最大的特點和樂趣就是自己可以到附近的水產攤位上采購鮮活的食材。他和家人逛遍了銅川路上的沿街攤位,最后買了價值240多元的各類水產。
“按照銅川路上的慣例,我們把買來的海鮮交給飯店,由飯店過秤后按照重量收費加工,直到這時我們才知道吃了虧。”黎先生向記者回憶稱,當時飯店服務員提醒他,買來的三文魚量比較少,加工成生魚片后估計不夠全家人吃,建議再去多買一些。
黎先生覺得這不太可能,因為他明明買了一塊2斤多重的三文魚,按照平常在外用餐的經驗,足夠一家人吃。但之后服務員報出的稱重卻讓他大吃一驚。原來,所謂2斤多的三文魚實際上還不到1斤6兩,攤販幾乎多要了他4兩半的價錢。
黎先生又讓服務員將另幾樣水產一一過秤報數。結果發現,他從不同攤位分別采購的青蟹、瀨尿蝦、花蛤、鰣魚等所有水產,均被克扣了斤兩。事后仔細計算,如果按照實重購買,所有的水產只需花170多元,水產攤主的惡意缺秤,讓黎先生的這餐海鮮損失了近70元。
得知上當后,黎先生也曾試圖返回尋找那些短斤缺兩的攤主,可惜一來購買時沒有任何憑據,二來當時幾乎所有的攤位都人滿為患、無從辨認,最終,黎先生只認出了那個銷售三文魚的攤主,并獲得了退款,其余被克扣斤兩的水產只能作罷。
“現在想想也算了,好在那天我們沒有買200多元一斤的澳洲龍蝦,否則同樣缺秤的話,那損失可就更大了”,被短斤缺兩搞壞節日心情的黎先生向晨報反映,希望有關部門可以實地調查銅川路一帶的計量欺詐,并對此進行適當曝光。
■記者調查
多處攤位均存在短斤缺兩
為了證實消費者的投訴,本報多名記者分別于10月19日和23日前往銅川路,對沿路的水產攤位進行了暗訪調查。作為計量評判的依據,在實購過程中,記者均攜帶了經事先校準的手提秤。
3斤瀨尿蝦缺了4兩
19日晚6時35分,記者拜訪的第一個水產攤位位于銅川路水產一條街的南側偏西,女攤主竭力推薦“膏滿價廉”的瀨尿蝦。沖著“10元一斤全場最低價”,記者提出購買3斤,并且格外囑咐“不要缺秤”。女攤主麻利地從玻璃水缸中撈出蝦,裝進灰綠色的厚塑料袋,然后拋向擺放在攤柜內側的電子秤,適當增減蝦的數量后,女攤主扎緊了塑料袋遞給記者并說:“足3斤,吃了好再來買。”
記者接過塑料袋,從兜中取出自帶的手提秤。女攤主頓時不再多說,故意靠近記者,一邊擋著其他顧客,一邊察看手提秤上的計數。“2斤6兩,我的秤不會錯,你的電子秤怎么會差那么多?”面對記者的質疑,女攤主連忙接過塑料袋,轉身對電子秤重新按了幾個按鍵,等儀表上顯示歸零后,她將裝有“足3斤蝦”的塑料袋重新上秤,果然這次的稱重變成了1.3kg。緊接著,她一面抱怨“給你的價格那么低,我們賺什么”,一面將塑料袋中的蝦分量補足。當最后從記者手中接過30元時,她還不忘說一句“早知道你自己有秤,怎么可能10元錢賣給你!”
堅稱不缺秤的梭子蟹缺4兩
“看看今天剛剛空運到貨的梭子蟹,實價報給你不缺秤,每斤30元”,一位操南方口音的攤位小伙計,在路邊擋住記者執意推銷。在他的指點下,記者從水盆中挑選了兩只據稱單只有1斤2兩重的大個母蟹。
“你看我給你挑的蟹只只都帶膏,蔥姜清炒的味道都絕對好。分量我看看,不多,2斤3兩,你給68元吧。”等小伙計把裝有梭子蟹的塑料袋遞過,記者再次取出手提秤示意校秤。這時,小伙計馬上伸手將記者向里面拉,同時壓低了聲音說:“大哥,有什么問題盡管說,我們里面有秤,這次肯定沒問題”。記者跟隨小伙計來到攤位內側,用這里的一臺落地電子秤對梭子蟹重新稱重,準確的計量結果還不到1kg,缺秤近4兩。
隨機選的11個攤點全部缺秤
19日當晚,記者先后對銅川路兩側共7家攤檔進行了實購調查,選擇了包括瀨尿蝦、梭子蟹、三文魚、海瓜子等9種食客通常會選購的水產,均通過談價、賣方過秤、買方校秤的程序來判別攤檔的計量準確度,證實7家攤檔全部存在短斤缺兩的問題。并且缺秤幅度均為20%,換句話說,他們對消費者均使用了“8兩秤”。
昨天中午,記者對銅川路進行了第二次實購調查,期間隨機抽查4家攤檔,結果發現也同樣都存在欺詐行為。
■市場管理者
“八兩秤”玄機無法破解新問題有待全面調查
針對如此普遍的短斤缺兩現象,記者昨天中午專程拜訪了銅川路上最大的水產市場———銅川水產批發市場的計量站。得知記者的調查情況后,該站負責人賀淑平解釋稱,整條銅川路上目前有多個水產批發市場共同經營,其中規模較大的有銅川路水產批發市場和滬西水產批發市場兩家,另有大量私營個體水產經營戶。賀淑平認為,存在嚴重計量欺詐現象的,很可能是屬于非市場管理的私營水產經營戶。
“要不這樣,你再調查一次,我們跟在你后面,一旦你發現我們市場的攤位上有問題,就通知我們來出面檢查。”在賀淑平的提議下,記者攜帶手提秤,對銅川路沿街水產攤位進行了第二輪實購調查。記者隨機抽查了4個攤位,也都發現了之前同樣的計量問題。
但令人尷尬的是,當一家攤位將實重1.1斤的水產以1.4斤的稱重報價,被記者和計量管理人員現場查獲后,賀淑平在對電子秤開機檢查時卻遇到了難題。“一般做過手腳的秤打開后就可以看出問題,比如有加裝的‘小辮子’(指遙控天線)、線路板被動過等,但是這臺電子秤看來什么問題都沒有。”盡管明知這臺電子秤也是個“八兩秤”,但由于無法找出其中的手腳,計量管理人員最終只得放棄查處攤主。
賀淑平表示,記者調查發現的情況是他們在過去的管理中沒有掌握的新動態。作為嚴格管理的依據,他向記者提供了多份資料,以證明該市場的1000多臺電子秤每個月都要接受兩輪計量檢測,不應存在計量偏差。資料顯示,在8、9月份,計量站甚至還通過主動自查,發現了4臺存在問題的電子秤,并對相關攤主進行了罰款300元、收繳電子秤的查處。
鑒于客觀存在的計量問題,賀淑平提出,他們一定會將這一新情況向有關部門進行匯報,以展開有針對性的全面調查,恢復公眾對銅川路水產批發市場的消費信心。同時,他也建議消費者近期無論到銅川路的哪家攤位選購水產,都要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有情況及時向管理部門舉報,以配合調查。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