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鄉親們湊份子創業養的生態大白刁(翹鲌)豐收了,可鄉親們臉上沒有笑容,因為我們不懂營銷沒找到好銷路,你們晚報能不能幫我們想點辦法?”昨日上午8點,在東寶區牌樓鎮楊沖村包池養魚的養殖戶周傳江給本報熱線打來求助電話。
今年51歲的周傳江家住鐘祥石牌,那里人均只有畝把山丘地,鄉親們每年辛苦勞作也很難解決溫飽問題。2006年,老周帶著村里的12家鄉親到東寶區牌樓鎮楊沖村搞養殖。拿著自己和鄉親們東拼西湊的30多萬元份子錢,他們承包了一片20多畝的魚塘,開始養青草鰱鳙四大家魚。慢慢積累、發展,到如今已發展到7個魚塘近200畝水面。
發展過程中,他們感覺四大家魚經濟價值不高,從2010年開始,他們向養殖經濟價值高的大白刁轉型。大白刁生長環境要求高,需要三四米的深水,水質要優良,養殖難度和風險很大。他只得自費到外地考察、學習養殖技術,最初少量引進魚苗試養,成功后逐漸擴大規模養殖。到如今,他養殖的大白刁小則有1公斤,大的有2公斤至4公斤,存塘量已達2萬公斤。
“我們都是從半厘米長的幼苗養起,只用沒有任何添加劑的天然海魚海蝦粉喂養,養出的魚味道純正,被省農業、質監部門檢測為生態無公害魚。一些知情的釣魚愛好者就愛釣我這里的魚,吃我這里的魚。”老周自豪但又無奈地說,這畢竟是小打小鬧,形成不了大銷路。由于自己和鄉親們都不懂營銷,銷售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坎。上個月,一群騙子在網上打著“包銷全國”的旗號,騙走老周和這群善良的鄉親們2.6萬元營銷費后消失!馬上就要過年了,鄉親們眼巴巴地等著賣魚分點錢過年,可是他們沒有辦法……
老周告訴荊門晚報記者,他養殖的大白刁不僅適合鮮燉,還適合陽干煎吃;特別是4斤以上的,更是給員工發福利或獎品,新年招待親朋、贈送好友的佳品。現在,他特別盼望熱心的市民或企業老板來購買他的生態大白刁,為他和鄉親們分憂解難,他將根據魚的大小以低于市場價(1公斤-1.5公斤的30元/公斤;2公斤以上的36元/公斤)酬謝市民。荊門城區市民或單位購買5公斤以上,將送貨上門。
“市民的每一份愛心都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老周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