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即食食品,魷魚絲廣受大眾喜愛。然而,就在前不久,山東龍口來京務工人員張曉(化名)向《法制晚報》反映,正在錦繡大地商務在線批發銷售魷魚絲等海產品的申河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生產衛生條件差。
法制晚報記者暗訪位于山東龍口的申河食品公司發現,魷魚原料隨意地露天堆放在院子中,女工們不穿工服,未戴工帽,也沒戴手套,徒手擇魷魚條。而且該廠將魷魚條泡在紅顏色的水中,至于它是什么,工人表示不知道。
報料山東魷魚絲被指生產條件差
今年初,張曉從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轉到錦繡大地商務在線做配送。不久,他就發現地下一層有商戶批發龍口申河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河公司)加工生產的魷魚絲。
申河公司位于山東龍口市東江鎮,距離張曉的家不到3公里。其嬸子、嫂子等均在該企業打工,他也曾因找人進入過這家企業,親眼目睹了工人露天堆放和清洗魷魚原料,生產條件很差。
銷售人員稱申河為大型企業
3月初,根據張曉提供的線索,記者來到位于錦繡大地商務在線地下一層的申河公司魷魚絲銷售批發點。在該處,記者看到,正在批發銷售的申河公司加工生產的魷魚產品有4種:魷魚絲、魷魚條、魷魚片、風琴魷魚片。
這些魷魚產品都是大包裝——5公斤一箱,批發價為每斤16元。
在該處,記者遇到兩名河北采購商,他們采購回去搞分裝(小包裝)。他們告訴記者,之所以采購申河公司加工生產的魷魚產品,主要是便宜。
該處的銷售人員也證實,很多顧客在此批發魷魚絲等魷魚產品回去一是搞分裝,另一個就是零售。
關于產品質量,銷售批發點工作人員表示,申河公司是一家大型海產品加工企業,產品質量沒有任何問題。
暗訪魷魚原料隨意露天堆放
3月14日,記者來到位于山東省龍口市東江鎮東江村南的申河公司,并以找人的名義進入該公司。
該公司門口什么牌子都沒掛,院子地面上滿是泥污,靠近門口右側碼放著一垛魚(原料),再向里是個鐵架子,架子上碼放著一片片白皮子一樣的東西。記者好奇地問周圍的人,才知道這些白皮子一樣的東西是用來加工魷魚絲的原料。一名自稱申河公司送貨司機的員工說,這些魷魚原料均是外來的,并不是申河公司自己加工的。
記者問他,這些魷魚原料就這樣隨意堆放在院子里?他指指大門左側稱,那里是原料漂洗處,魷魚片原料在那里漂洗后將被送去水煮等。
記者這才注意到,左側傳達室外碼放著許多白色的塑料箱,箱子周圍的地上有積水,箱子上擺放著一些魷魚片。司機稱這些魚片剛剛被清洗過。
法制晚報記者對在院里隨意堆放魷魚原料是否衛生提出質疑,對方不以為意:“一直都是這樣做!”
清洗處污水遍地險滑倒人
大門左側是個棚子,也是原料清洗處,幾名女工圍在塑料箱旁,清洗塑料箱中的原料。只見,女工戴著套袖、胸前圍著塑料圍裙,從塑料箱中濺出的污水流得到處都是。
記者問其中一名女工,在這里清洗完,到其他地方還清洗嗎?對方稱原料在這里清洗后就被送到旁邊水煮了。記者問,能清洗干凈嗎?女工表示她也不知道,并稱她們一直都是這樣清洗原料的。
就在記者與清洗女工聊天時,一男工拿著兩只塑料箱子從旁邊的車間走過來。由于流滿污水的地上滑,他險些滑倒,便向清洗女工發火。待男工放下箱子離開后,女工們沒好氣地抱怨:“這能怨誰?就這條件!
女工不戴手套
徒手擇魷魚條
據現場工人介紹,院內正對大門口的房子是成品車間。加工生產魷魚絲,一般要經過原料清洗(處理)、水煮、調味、干燥、熟制、拉絲等工序。成品車間就是對完成全部工序的魷魚絲等,進行最后的加工整理。
記者注意到成品車間的門在院子右側角落,于是,記者借口看看車間里有沒有要找的人,便推門走了進去。只見車間里燈光昏暗,幾十名女工成排地坐在馬扎上,每人面前擺放著一個白色塑料箱,箱子里是顏色發紅的魷魚坯,女工正在從魷魚坯上向下擇魷魚條。
事后,有工人向記者介紹,魷魚坯實際上就是魷魚片,壓條后就成了魷魚條。不過魷魚條大部分都粘連在一起,需要人工擇開,當天成品車間女工就是在擇條。
女工們沒有穿工服,未戴工帽,還有的女工穿著棉拖鞋。最令人吃驚的是,女工們沒有戴手套,而是徒手擇魷魚條。
記者注意到,車間墻壁、地面很臟,衛生條件很差。車間沒有封閉,沒有與外界隔離,可以隨意進入。
無名紅色水桶泡魷魚片
在大門左側原料清洗處的角落里,散亂堆放著許多空塑料箱。空箱旁邊一只直徑1米左右的白色塑料桶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只見它滿身污漬,里面裝滿了深紅色的液體,泡著類似在超市里看到的“風琴魷魚片”(注:因外形被加工成風琴鍵盤的樣子而被稱作風琴魷魚片)。
記者隨手撈起一片仔細觀察,只見魷魚外皮還保持白色,但另一面被割出一道道口子,肉的表面完全變成了紅色,但里面的肉質還呈白色。
記者問正在附近清洗原料的女工,大桶里泡的是什么?一女工說:“那不是魷魚片嗎?”記者追問:“魷魚片怎么泡在紅顏色的水里,這紅顏色的水是什么水?”周圍的女工好像沒有聽見,沒有人回答。
隨即,記者攔住在清洗處旁邊用手推車運煤的工人,其也連稱不知道。再問其他人,均表示不清楚。
解讀工人不穿工服不戴工帽衛生令人質疑
《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保持個人衛生,生產經營食品時,應當將手洗凈,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等。同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對食品生產企業和食品加工人員衛生作出詳細規定:進入食品生產場所前應整理個人衛生,防止污染食品。進入作業區域應規范穿著潔凈的工作服,并按要求洗手、消毒;頭發應藏于工作帽內或使用發網約束。
并且規定:來訪者非食品加工人員不得進入食品生產場所,特殊情況下進入時應遵守和食品加工人員同樣的衛生要求。
而法制晚報記者在申河公司看到,生產工人不穿工服、戴工帽,生產車間也沒有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進行隔離,在生產車間入口及車間內必要處,沒有設置換鞋(穿戴鞋套)設施或工作鞋靴消毒設施。外人可隨意進入申河公司生產車間,其衛生安全狀況令人質疑。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