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7月,全國高溫如期而至,加上頻繁降雨,各養殖產區魚蝦病害增加。海南羅非魚也難逃高溫之苦,從6月上旬開始,就陸續有魚開始發病,持續高溫致小魚發病死亡量大且癥狀不明顯,養殖戶多采用適當控料的方式以順利度過高溫期。
“相比往年,今年海南羅非魚發病率還算比較低。”海南翔泰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翔泰”)銷售部主管郝永濤告訴《農財寶典》記者,持續的高溫下,海南羅非魚開始發病,主要集中在0.5-4兩/尾規格的小魚階段,大規格魚暫未出現大規模發病情況。據了解,目前發病塘中有2-3成塘口小魚每天死亡1萬尾。不過,就海南整個產區來看,目前小魚整體發病率暫時只有2成左右,比往年大幅下降。
據郝永濤反映,問題小魚集中表現為離群、打轉、翻轉,隨即死亡,并沒有明顯的“眼睛突出、下頜有膿包”的鏈球菌病癥狀,解剖觀察脾臟也不黑,肝臟也不腫大,但是人們依舊習慣性將其統稱為鏈球菌病。
“現在的鏈球菌病癥狀表現不像以前那么明顯了。” 海南寶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區域經理符運靈同樣向《農財寶典》記者反映,現在病魚的癥狀與此前的“鏈球菌病”有所區別。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有可能是動物細菌性疾病經過幾年發展,出現了新的病癥。
“高溫只是發病誘因。” 符運靈認為,高溫是導致羅非魚的發病原因之一,但標苗密度高才是致病的根本。正常情況下,20克/尾規格密度在2.3萬-3萬尾/畝范圍內,如果養殖戶選擇了密度上限,而又沒有做好相關的水質管理工作,高溫期就容易出現水質氨氮、亞硝酸鹽過高,導致死魚,因此,高溫期間養殖戶應該多開增氧機、注意調節魚塘水質及底質。
持續低迷的行情,加上氣溫升高,當前產區不少養殖戶已經實行控料,降低發病率。但是,符運靈還表示,雖然今年同樣受行情低迷影響,養殖戶投料積極性低,但是養殖戶已經普遍意識到長時間高強度控料會影響羅非魚整體質量,所以控料力度比去年降低。
魚價方面,根據中國羅非魚價格指數,6月底部分產區羅非魚塘頭價止跌,7月上旬廣東粵西地區更是環比上漲0.2元/斤,對于養殖戶來說是一大利好消息。而海南文昌日前羅非魚塘頭報價為3.8元/斤(現金)、3.9元/斤(賒賬),該價位已經維持大半個月,業內人士預測仍將繼續保持一段時間。
盡管行情低迷,但產區整體投苗情況暫時比較正常,海南羅非魚主產區文昌目前幾無空塘,瓊海空塘比例2成左右。當前海南產區1斤以上規格魚存塘量1-2成左右,7-8兩(過冬苗)規格4-5成,剩余規格集中在1-3兩(4-5月份投的苗)。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