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巨野縣獨山鎮曹樓村有一位養殖能人,名叫常海東,他養殖的黃河甲魚個大、肉細,深受外地客商青睞。日前,記者慕名對他進行了采訪。
“我從1993年開始養殖甲魚,通過摸索掌握了一套養殖甲魚的系統方法,帶領全村百姓一起養甲魚致富。”常海東說。
曹樓村背靠洙趙新河,常海東自幼就喜歡甲魚。1993年,他在自家院子里開挖了一個池塘,開始模仿野生環境養殖甲魚。
在不斷摸索中,常海東逐漸掌握了模仿野生環境下的外塘養殖技術。他養殖的成品甲魚體格健壯、肉質鮮美,產品遠銷北京、天津、廣州等地。
“優質水源是養出好甲魚的關鍵。”常海東一語道出了自己養甲魚的竅門,原來在曹樓村,甲魚吃的水和村民的飲用水均來自洙趙新河,水質清澈無污染。
“剛開始養的時候,小甲魚的死亡率很高,當時很著急,專門從菏澤市請來專業技術人員指導。”常海東介紹,為了讓自家的甲魚能賣出特色,他還研究起了全生態養殖法,從小甲魚開始就放在外塘模擬野外生長環境養殖,不進溫室,這樣可以大大提升甲魚的品質。
由于是模擬野外生長環境,常海東的甲魚生長周期在20個月左右,比室內工廠化養殖的甲魚長一倍以上。黃河甲魚養殖周期長,配料很講究,甲魚的飼料主要是野生鮮活魚、蝦等。
為了提高甲魚品質,常海東還嚴格控制養殖密度。“這樣既可以減少甲魚病害的發生、減少用藥次數,又能給甲魚提供更多的活動空間,增加甲魚運動量,養出高品質甲魚。”他說。
“我們現在的部分甲魚是套養的,花白鰱、鯽魚都混養在里面,這樣可以調節水質。”常海東說,不僅如此,從前2010年開始,合作社養殖的甲魚就有了二維碼,通過掃描便可知道甲魚的全部“底細”。
“我們采用的是可追溯系統,消費者一掃二維碼就可以知道這只甲魚出自哪里、什么時候養的、誰養的等基本信息。”常海東說。
常海東養甲魚成功后,將養殖技術毫無保留地教給村民。八年來,帶動全村百余戶村民養殖甲魚,養殖面積也從最初的百余畝擴大到現在的幾千畝,曹樓村也成了遠近聞名的“甲魚養殖村”。
2009年,在常海東的帶領下,曹樓村成立了巨野海東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制定了統一的質量標準,定期派技術人員對社員進行技術指導,監督飼料配比,監管水塘水質,帶動了本村及周邊村許多甲魚養殖戶共同致富。
說起全村的甲魚養殖,常海東非常興奮,“現在全村的甲魚養殖水面達到5600多畝,精品池塘甲魚生態養殖基地2000多畝,擁有親本甲魚6.5萬只,年繁殖甲魚苗230萬只,年收入達2400余萬元,實現凈利潤800余萬元。”
2010年,合作社所產甲魚更是被國家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并成功注冊了“河中參”商標,為曹樓甲魚走進超市創造了條件。“貼上‘河中參’品牌標簽后,價格也翻了番,一斤竟然能賣100元左右。”社員徐愛香告訴記者。
“借助‘互聯網+’,打造曹樓村區域化品牌是實現生態甲魚產業化的必經之路。”常海東說,目前合作社一手抓管理,推廣標準化養殖,建設生態甲魚養殖示范基地等,做足生態文章;另一手借助互聯網力量,抓鄉村生態游,把甲魚文化和美麗鄉村經營相結合,使曹樓村成為名副其實的魯西南“甲魚第一村”。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