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一種營養豐富、環境友好的魚
養殖羅非魚常被稱為“水雞肉”,如今已經成了世界許多地方的一種主糧。羅非魚是蛋白質、微量元素和必需脂肪酸的健康來源,現在是美國消費的第四大魚種,在中國、埃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巴西以及許多其它國家都有廣泛養殖,“世界漁業中心”寫道。
羅非魚生長迅速、抗逆性強、環境友好,不論小型還是大型魚場都適合。它的價格便宜,有助于資源貧乏的消費者滿足自己的營養需要,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
下面是關于羅非魚的一些有趣的情況:
1,羅非魚是排在鯉科魚之后的世界第二大養殖魚類。
2,水藻或其它基于植物的魚食可以用來養殖羅非魚,使得羅非魚成為脆弱的野生魚種以及需要動物性蛋白為基礎飼料的養殖魚種的可持續的替代魚種。
3,羅非魚養殖主要適用植物性日糧,這也降低了水產養殖者的生產成本。
4,羅非魚能夠迅速適應環境變化,包括淡水和半咸水,使得生產者在不同的生產系統中都能生產它們。
5,不論蒸、烤還是煮,羅非魚都是蛋白質、各種養分以及必需脂肪酸的良好來源。
6,羅非魚的歐米伽3脂肪酸含量高于其它肉類,包括雞肉、豬肉和牛肉。
7,歐米伽3脂肪酸對大腦功能以及生長發育都很重要。
8,野生羅非魚的歐米伽3脂肪酸含量高于養殖羅非魚。
9,養殖羅非魚的歐米伽3含量可以通過添加亞麻籽、鼠尾草和紫蘇籽等飼料來提高。
10,羅非魚含有必需的歐米伽6脂肪酸,并且富含維生素D、B12和B6。維生素B12對神經系統功能至關重要,B6會幫助機體代謝脂肪和蛋白質,而維生素D對免疫很重要。
11,魚和紅肉相比碳足跡更低。與雞肉、牛肉和豬肉相比,羅非魚生產每公斤蛋白質的氮和磷排量都更低。
12,羅非魚抗逆性強,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來促生長。
13,“世界漁業”培育出了“遺傳改良的養殖羅非魚(GIFT)”品種,在廣泛的各種環境中都能茁壯成長。
14,該GIFT品種比魚種計劃開始時使用的品種增重速度快100%。
15,在埃及,由世界漁業培育的Abbassa株尼羅羅非魚的增重速度比大部分常見商業性魚株都快28%。
圖為美國記者來到魚塘,看海南羅非魚是怎么養的。
圖為把羅非魚都養成小寵物了圖為把羅非魚都養成小寵物了,真不忍心吃啊真不忍心吃啊。
羅非魚位列美國人餐桌第四大水產品,美國人愛吃羅非魚已有20年左右。美國漁業協會(NFI)數據顯示,2015年,美國人均消費羅非魚為1.381磅(1.25斤),列水產品第四位,消費量僅次于對蝦、三文魚和金槍魚。
羅非魚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及聯合環境保護署(EPA)建議孕婦、哺乳期媽媽及兒童等放心食用的最佳水產品之一。2017年1月18日,美國FDA聯合美國EPA發布最新版魚類消費建議,報告中說,包括蝦、鱈魚、三文魚、羅非魚、鯰魚等都是適合孩子、孕婦和哺乳期女性吃的最好水產品,最好不要吃的魚分別是馬林魚、大鯖魚、旗魚、長壽魚、鯊魚、墨西哥灣方頭魚、大眼金槍魚。
羅非魚,最好的選擇之一,當然也可以選三文魚。每周成人可吃227克~340克,平均0.5斤,兩歲小朋友可以吃50克~100克,四歲以上的翻倍。
羅非魚是魚類含汞量第二低的水產品。FDA還列出了水產品的含汞列表,羅非魚屬于最低的五種水產品之一,比三文魚還低,三文魚排第六,僅次于沙丁魚。前四位為扇貝、蛤、蝦、蠔、沙丁魚。
極不相稱的世界第一羅非魚生產和出口國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羅非魚生產和出口國已有10多年,絕大部分出口,其中美國是第一大進口國。
2014年,中國羅非魚產量約為155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40%,2015年,中國羅非魚總產量1709852噸,2016年達170萬噸。海南省是中國羅非魚第二大主產區,據海南檢驗檢疫局報告,2014年,海南省羅非魚養殖面積已達45.2萬畝,產量達33萬噸,全年養殖產值達27.72億元。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羅非魚行情低迷,2016年1月~8月,海南外貿出口羅非魚及其制品7.1萬噸,與2015年同期相比增長7.8%,出口價值12.7億元,同比增長3.2%,為海南口岸出口的主打產品,占海南外貿水海產品出口總量84.8%,占全國羅非魚及其制品出口總量27.8%,出口量居全國第二。
羅非魚沒刺,老少咸宜。國人喜愛的四大家魚草魚、青魚、鰱魚、鳙魚個個肉里都長刺,而我國羅非魚沒有肌間刺,但為啥國人吃的不多呢?或許是因為烹調方式和飲食習慣不同。據說,國內羅非魚消費量還不到養殖量的零頭,即便是在主產區海南,雖然當地無人不識羅非魚,幾乎只要有淡水或半咸水的地方都能抓到羅非魚,但這個外表靚麗的“非洲小伙伴”卻成不了餐桌的主角,甚至除了業內人士,知道當地這個產業規模的人并不多。
與此相反的是,在國外消費者的眼中,羅非魚肉質白嫩鮮美,富有彈性,刺少,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價值高,深受歐洲、中東國家和美國、日本等地區消費者的歡迎。
羅非魚是“21世紀之魚”
羅非魚主要以水藻、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為食,被譽為“不需要蛋白質生產的蛋白質”,人工養殖主要以豆粕、菜籽粕、玉米、面粉為主要成分的配合飼料,生長迅速,一般半年即能長到1斤以上(壽命短)。羅非魚被聯合國糧農組織當做“世紀之魚”,用做消除世界貧困和營養不良的秘密武器,在發展中國家大力推廣。
美國農業部告訴你羅非魚的營養價值
帶著諸多疑問,筆者開始探索羅非魚受歐美消費者青睞的原因。除了飲食文化習慣和烹飪方式不同之外,筆者能想到的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應當是食品健康安全這個當今時代的熱點。為了做比較,筆者采用美國農業部下屬農業研究所公布的羅非魚肉片、雞蛋及雞胸肉營養成分表并重新排列進行比較,重點與雞蛋進行比較分析。
高蛋白、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羅非魚肉片蛋白質含量高,脂肪、膽固醇及熱量都低于雞蛋和雞肉,雞蛋的膽固醇最高,對于深受肥胖癥困擾的美國人來說不啻為優質蛋白質產品。
鎂、鉀、硒礦物質含量高羅非魚肉片所含的鎂、鉀和硒遠高于雞蛋,而鈉的含量要低很多,且不含氟化物。鉀是人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可以調節細胞內適宜的滲透壓和體液的酸堿平衡,參與細胞內糖和蛋白質的代謝,有助于維持神經健康、心跳規律正常,可以預防中風,并協助肌肉正常收縮。在攝入高鈉而導致高血壓時,鉀具有降血壓作用。而硒則有抗氧化、抗癌、拮抗有害重金屬、增強人體免疫力等作用,另外,還具有調節蛋白質的合成,調節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K的吸收與利用功能,是肌肉功能的重要成分。
維生素B、維生素D、維生素K含量高羅非魚肉片所含煙酸、維生素B、維生素D、維生素K和甜菜堿明顯高于雞蛋,煙酸也稱維生素B3,有較強的擴張周圍血管作用,促進消化系統健康,減輕胃腸障礙,減輕腹瀉現象,使皮膚更健康,預防和緩解嚴重的偏頭痛,促進血液循環,使血壓下降。若其缺乏時,可產生糙皮病,表現為皮炎、舌炎、口咽炎、腹瀉及煩躁、失眠和感覺異常等癥狀。甜菜堿具有抗腫瘤、降血壓、抗消化性潰瘍及胃腸功能障礙、治療肝臟疾病的作用。
人體最需要的氨基酸含量高羅非魚肉片明顯優于雞蛋,不僅含有人體所需的八種基本氨基酸,而且各類氨基酸成分明顯高于雞蛋含量,部分還是雞蛋的兩倍,與雞胸凈肉的氨基酸含量非常接近。羅非魚片和雞胸凈肉都沒有雞蛋所含的異黃酮,膽堿和維生素A不如雞蛋。但總體來看,羅非魚肉至少是非常健康、安全、可靠的優質蛋白質,難怪會成為美國人餐桌上首選的白肉之一。
維基百科稱羅非魚安全羅非魚因以植物為主要食物,生長快、壽命短,基本不會有其他肉食魚類水產品所含的汞,其飽和脂肪酸、熱量、碳水化合物和鈉都低,是一種優質蛋白質,同時還含有磷、煙酸、硒、維生素B12和鉀等微量營養物質。研究報告指出,羅非魚可生存于淡水和半咸水中,為雜食水生動物,主要以藻類、水生植物、碎屑和關聯菌膜為食。SeafoodWatch項目經理RyanBigelow認為,羅非魚生命力非常強,適合養殖,因此幾乎不需要化學藥品。實際上,即便是在魚鴨混養模式下,羅非魚也僅是吃食鴨糞便產生的水藻,而不是糞便本身。再說,真要魚鴨混養,鴨子早就把魚吃光了,哪還有多少魚可賣?即便有一點魚賣,也是銷售到當地的鮮活市場,哪有量走到加工廠。
從當前的健康消費理念和上述營養價值分析,羅非魚片是一種優質蛋白質,而且已經形成了完整成熟的產業鏈,從“種苗、飼料、加工、制冷、儲藏、包裝、運輸、出口”等一條龍服務,相關科研基本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已經完成。由于羅非魚生命力強,適應能力強,生長快,發病率相對低,成活率高;且羅非魚的食料又以植物為主,在飼料方面,主要是豆粕、菜籽粕、玉米、面粉等充裕且廉價安全的原料,因此羅非魚的市場價格長期都比較低,近幾年飼料原料和人工成本急劇上升導致羅非魚養殖瀕臨虧損邊緣。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省四面環海,工農業污染小,空氣和水質優良。海南的羅非魚養殖絕大多數都是陸地淡水魚塘養殖,大水面精養模式(純投料喂養)水面寬闊,水體穩定,加工過程又加強消毒防害和低溫處理(生產過程10℃以下,冷凍及儲存為-18℃以下)滅殺細菌及寄生蟲等,所以生產出來的羅非魚片可謂是安全可靠、物美價廉的優質蛋白質,難怪會受歐美消費者所喜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快訊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