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渤海水產網:從今天召開的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中期會議上了解到,1~10月份,我國海域發生赤潮83次,面積達11039平方公里。發生次數和面積相當于我國八十年代以前沿海開發初期的水平。
國家海洋局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李培英:最近幾年來,從國家到地方政府到企業,越來越重視環保和管理,赤潮發生的次數也就變少了。
在發生赤潮的海域中,東海次數最多,達60次。赤潮發生的重點區域仍主要集中在浙江北部、中部和南部附近海域以及渤海灣、萊州灣、遼東灣等渤海海域和珠江口海域。今年的赤潮主要由29種藻類生物引發,據不完全統計,對大黃魚、文蛤和鮑魚等水產養殖品種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1000多萬元。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