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華中地區普遍存在黃顙魚養殖餌料系數偏高的現象,所在養殖區域的各大飼料品牌均有出現。現通過對華中地區黃顙魚養殖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總結黃顙魚餌料系數偏高的原因如下:
1、苗種差(全雄黃顙魚生長速度不如雜交黃顙魚)
華中地區今天出塘的黃顙魚都是去年的全雄黃顙魚,而與雜交黃顙魚相比,全雄黃顙魚生長速度整體不如雜交黃顙魚,全雄黃顙魚生長周期拉長,餌料系數偏高。
2、水質差(氨氮亞鹽長期偏高,黃顙魚飼料消化吸收差)
華中地區黃顙魚精養模式下,黃顙魚全年畝產量3000斤左右,加之當地沒有清淤曬塘的習慣,老塘普通淤泥較深,這樣的池塘條件下,池塘水體氨氮、亞硝酸鹽含量長期居高不下,一般的化學藥品或微生態試劑降亞硝酸鹽藥效短暫或藥效甚微,投喂飼料后黃顙魚攝食消化差,吸收利用低,從而導致餌料系數高。
3、天氣異常(夏季長時間高溫,黃顙魚攝食減少)
華中地區今年暑期,特別是八月份期間,持續的高溫天氣,池塘水溫偏高,飼料消化利用率差,餌料系數偏高。另外,高水溫情況下,黃顙魚一般沉底活動,很少上游攝食,導致黃顙魚攝食減少,生長也受到一定影響。
4、魚病多(今年魚病發生比往年更多)
今年由于水質差和天氣異常等原因,華中地區黃顙魚病害比往年發生更多,漁藥用藥量增大。漁藥的使用增加,大大影響了黃顙魚的正常生長,從而拉長養殖周期,造成餌料系數偏高。
5、魚價行情差(養殖戶傾向于銷售規格偏大價格高的黃顙魚)
華中地區黃顙魚的主要銷售去向是武漢白沙洲水產品交易市場,但今年武漢白沙洲水產品交易市場黃顙魚魚價行情差,黃顙魚規格偏大價格高,養殖戶傾向于賣大規格黃顙魚,無形中吧養殖周期拉長,從而造成餌料系數偏高。
此外,高密度精養模式和夏季異常高溫引起的池塘水體藍藻爆發和翻塘事故多發,也影響了黃顙魚的正常生長,延長了養殖周期,造成餌料系數偏高。
作者:程輝輝,廣東德寧水產科技有限公司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