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深海魚,1星期可別超過2百克。臺灣成功大學針對民眾血液中含汞的濃度作調查,發現臺灣沿海居民因為食用深海魚方便,血液中汞濃度竟然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所定標準的1倍左右。
據臺灣TVBS報道,該調查發現的血液里的汞濃度每公升達到13.8微克,是世界標準值的1倍多。醫生表示,汞會傷害胎兒的腦部,而且影響腦部的發展,這些在文獻都有紀錄到,假如孕婦喜歡吃大型魚,小孩出生的智商都會低很多。
毒物專家說,這些含量還不至于到達汞中毒的標準,但是成功大學的研究卻暗藏玄機;宜蘭蘇澳民眾含汞,平均值更達到驚人的26.1微克;高雄旗津平均也有21.7微克;彰化芳苑和北縣板橋低于10;但沿海居民的血液中,汞含量明顯偏高,甚至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健康標準的20微克。
醫生建議,不妨改吃小型魚模擬較健康;喜歡吃深海魚,1星期不要超過2百克,換算成生魚片,深海魚大約10片,汞濃度就很高了;如果人們冬天喜歡喝湯,也盡量避免魚骨熬湯,改選其它的大骨,營養價值不變,以避免汞入侵人體影響腎臟。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