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番禺市東涌鎮把水產養殖業作為該鎮的農業品牌來抓,大力發展優質水產養殖業,逐步形成家魚、對蝦、優質水產品種三足鼎立的較適應市場需求的現代養殖體系。該鎮水產養殖業經過十幾年來的發展,目前養殖面積達1.3萬多畝,成為全鎮的農業經濟的支柱。主要做法:
一是推廣新優品種,優化水產業結構。東涌鎮有沙灣水道、蕉門水道和騮江水道環繞,發展水產養殖業有著較好的自然條件。該鎮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引進和推廣應用為動力,以調整優化養殖結構位主線,大力發展優質、名貴、市場價值高的品種,改善水產品的品種結構,提高優質產品比重。近幾年來,先后在全區率先引進地下咸淡水養殖品種紫紅笛鯛、筍殼魚等,大規模推廣養殖“廣特超”羅非魚。建立比較適應市場的養殖業生產結構。并培育和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等新興產業,完善省海洋與水產高科技產業園建設,擴大地方名優產品生產規模。
二水重點抓好養殖業技術培訓。近幾年,該鎮農業推廣站共組織實施水產養殖業科技推廣項目5個、試驗項目20個,大力開展養殖技術培訓,采取集中與分散、長期與短期相結合的辦法,對全鎮水產養殖戶進行技術培訓,每年培訓農業勞動力300至400人次,其中已有一部分養殖戶領取“水產技術員”或以上職稱,提升了全鎮科學種養水平。
三是創建水產養殖示范基地。針對鎮內各村水產養殖基礎及生產條件的特點,建立了廣州市長莫村水產養殖現代化示范區、廣東省羅非魚產業化養殖示范基地、東涌盛唐對蝦養殖示范基地等4大示范基地,涌現了一大批高產、優質、高效益的典型。大力發展優質水產品,扶持“一村一品”水產品牌,申領了“番禺東涌盛唐水產養殖場”、“嘉鯉養殖場”等一批注冊場和水產商標,盛唐水產養殖場被廣州市評為2007年科技入戶示范單位。
四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該鎮逐年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機耕路建設日益完善,大力改造中、低產魚塘,推廣基、塘、水、電、路綜合標準化整治。近四年來,該鎮及區海洋與漁業局總投入2000多萬元,建設標準化魚塘5000畝,帶動養殖戶自籌資金投入,整治魚塘面積2000多畝,合計7000多畝,掀起都市型水產養殖業建設高潮。
通過實施一系列發展水產養殖業措施,該鎮全鎮水產養殖業逐步實現良種化、區劃化、科學化和專業化,整個產業逐步成為一個效益型、生態型、觀賞型的都市型農業。
南方漁網編輯:陳宇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