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晶報:深圳:海水污染害慘附近鮑魚場 損失800萬
海水污染害慘附近鮑魚場
市、區環保部門已經介入調查,預計7個工作日后將得出泡沫產生原因
本報關于“白色泡沫”侵襲大鵬灣的報道昨日見報后,引起了社會各方高度關注。
昨日,記者了解到,2006年9月,深圳市農林漁業局、廣東省漁政總隊深圳支隊就曾對東部電廠排水口附近海域的水環境質量進行調查,調查報告顯示:東部電廠排水溝水質樣品的石油類、揮發性酚、硫化物等指數均嚴重超標,最高超標竟達20倍以上。
而與東部電廠一墻之隔的下沙鮑魚養殖場負責人則表示:這已經是東部電廠第三次大量排污了,該養殖場先后因為電廠基建和排污導致鮑魚大面積死亡,損失共近800萬元。東部電廠一經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電廠排出的水是“經過嚴格處理的冷卻水,對該海域的水質不會產生影響!
鮑魚養殖場:數次污染損失800萬
下沙鮑魚養殖場場主張先生告訴記者,經過悉心考察后,1997年他投資數百萬,創辦了下沙鮑魚養殖場,短短幾年內,鮑魚場的規模日益擴大,擴建了大鮑池和苗池上百個,鮑魚產量和產值都翻番。
但是,2004年春,深圳能源集團東部電廠將廠址選在了僅離鮑魚場100多米遠的山腳下。“電廠的基建要對山體進行爆破,大量的濃塵飄向鮑魚場。那時也正值雨季,大雨又將基建中的黃泥土沖向大海,湛藍的海面頓時成了‘黃河水’!滨U魚場經理潘炎和告訴記者,“由于養殖場是循環利用海水,‘黃河水’使鮑魚大面積死亡。損失將近300多萬元!
2006年9月9日一大早,鮑魚場的員工上班時發現,養殖池里有很多成品鮑魚爬上養殖筐頂部,不到半天時間,很多鮑魚開始僵硬、死亡并發臭。到了中午時分,成品鮑魚已有一半左右死亡。而鮑魚苗池內的鮑魚苗也死了大半了。潘炎和說:“一旦水質受了污染,鮑魚很快就會死亡,當時的損失超過500萬元!
自從這次事件以后,潘經理便對近在咫尺的東部電廠產生了懷疑,他從電廠了解到,2006年9月9日前后,電廠的機器進入調試階段“在調試機器的過程中,會否有一些含有化學物質的污水未經嚴格處理排進了海里,然后又被養殖場取用,導致鮑魚大面積死亡。?”
潘經理說,當時東部電廠一閻姓工程師表示,當時電廠還未正式投入使用,涉及不到排廢的問題;電廠的生活污水也不經排洪渠排放,都是公司定期派人前來清理的,不存在生活污水污染水質的情況。
而前天,東部電廠排水口海域出現大量白色惡臭泡沫后,下沙鮑魚場在第一時間迅速停止了循環海水的運行。至目前,鮑魚場還未有鮑魚死亡的消息。
監測部門:過往調查結果觸目驚心
采訪中,一知情人向記者提供了三份相關調查報告,分別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下沙鮑魚場鮑魚大規模死亡原因調查》、廣東省漁政總隊深圳支隊“深漁政漁監【2007】9號”《關于下沙鮑魚場鮑魚死亡事故損失情況的報告》,以及深圳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關于大鵬下沙養殖場鮑魚突發性死亡時間調查情況匯報》的文件。
從2006年9月9日到2006年9月22日,深圳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分別對事故現場、電廠排水溝排污現場、事故現場及附近海域、電廠入海排污口、電廠內各水源進行了全方位的數據監測后得出調查結論:
1、大鵬下沙養殖場大面積鮑魚死亡事故不是由病毒、細菌、寄生蟲等病原性生物致死,而是由外源性污染物造成的突發性死亡。
2、東部電廠的排水溝多次出現石油類、懸浮物超標,而且在23日電廠排水溝中檢測出揮發性酚超標。超標最高達20倍以上。對其鄰近海域的環境質量及其生存的生物有著明顯的負面影響;因鮑魚對其生存環境要求較高,尤其是對石油類物相當敏感,電廠排污造成的鄰近海域環境質量的變化肯定會對與其只有一墻之隔的鮑魚養殖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文件還顯示:2006年9月22日傍晚及23日凌晨,深圳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獲悉電廠的排水溝正在進行污水偷排后,從現場抽樣和分析表明:該排水溝偷排時,水體顏色渾濁,水體流量較大,大約2~3小時后,排水溝底水體顏色逐漸變淡,流量變小,因22日為傍晚采樣,海面水體顏色辨認不清,但23日凌晨排水溝周邊海域海水顏色呈明顯混濁狀。
東部電廠:所排冷卻水經過處理
昨日,東部電廠一陳姓經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出了與閻工程師2006年同樣的說法:有白色泡沫的海域,是電廠冷卻水的排水口。電廠的冷卻水都是經過嚴格處理再排入大海的,而電廠采用清潔的液化天然氣為燃料,是公認的現代化環保型電廠,不會影響該海域和下沙鮑魚場的水質。
目前,龍崗環保局正配合深圳市環保局進行進一步調查,據悉7個工作日后將會得出此次白色惡臭泡沫產生的原因。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