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安徽小龍蝦養殖遭遇持續干旱,小龍蝦無法產卵,或會造成明年當地小龍蝦蝦苗減產,從而導致蝦苗暴漲。干旱是事實,但苗價暴漲,還有待商榷,這個觀點也引發了行業的熱議。
全年降雨偏少,
水庫無水可用,安徽真旱!
據當地養殖戶介紹,安徽大部分地區從今年4月至目前(11月)雨水天氣少,整體低于往年。持續的干旱,首當其沖的是近年來不斷擴大養殖規模的小龍蝦養殖。
據悉,當地的小龍蝦養殖的水源主要來自于自然降雨以及水庫河流的進入灌溉。降雨量的減少,也造成了水庫河流的水源緊張,再加上當地部分水庫轉為民用水用途,用于灌溉農作物以及小龍蝦養殖的功能被限制,進一步減少了小龍蝦養殖水來源。
“比如梅山水庫,在六安、合肥等地的小龍蝦養殖水源都是從那里引進的。從5月中旬起,因為少雨,梅山水庫水位下降,用水緊張,今年也不允許用作農作物灌溉。”有知情人士透露。
據不完全統計,安徽地區小龍蝦養殖中,個別鄉鎮靠近淮河或者大型的湖泊,能補給到一定的水源,如城西湖鄉、臨淮崗、三流鄉等地;而其他地方大多缺水較為嚴重,包括長集鎮、潘集鄉、孟集鎮、固鎮、姚李鎮、岔路鎮等地。
養殖戶:我們這里可能遭遇大減產!
在今年的小龍蝦養殖期間,其實受到缺水的影響還不大。雖然安徽當地的產量整體偏低,普遍畝產只有100~200斤,但這與投苗量、養殖理念以及管理有較大的聯系。有業內人士介紹,“今年早期苗貴,養殖戶放苗量比往年少,再加上養殖戶管理相對粗放,比如近20%的人不投喂飼料,其他養殖戶即使投料也偏少,所以整體的產量并不高。”
值得一提的是,當地的水稻種植今年實現了大豐收,畝產普遍在1200~1300斤,最高的甚至有1800斤,均比去年要可觀。其實對于大多養殖戶來說,水稻才是主業,小龍蝦只是順應潮流的附加物,這也不難解釋為什么大部分養殖戶都不愿意投入太多到小龍蝦養殖當中。
當前,受到干旱影響,多數塘口未能及時上水,一方面缺少水的保溫作用,再加上小龍蝦往更深的地方打洞,容易造成小龍蝦的損耗;另一方面,缺水影響小龍蝦的繁育,無法產卵,以及水草難以培育,對于明年的小龍蝦養殖來說可以說是災難性的打擊。
對于一些大面積的養殖來說,他們選擇外地買水或者打井引水,而小養殖戶只能聽天待命,盼望下雨。“如果再不下雨,我們這里的小龍蝦養殖業可能會遭遇大減產。” 定遠縣連江鎮某小龍蝦養殖戶說。
熱議:明年苗價真會暴漲?
據報道,安徽全省有三分之二的養殖面積因為干旱而造成小龍蝦無法正常產卵,這導致明年開春蝦苗上市延遲以及減產。因此,當地有媒體預測,明年安徽地區的小龍蝦苗價會暴漲,有行業人士卻不認同。
有養殖戶認為,經過這幾年國內大規模地開挖新塘,明年新塘開挖的空間并不大;再加上今年小龍蝦行情低迷,養殖戶熱情受到打擊,投苗量或會減少,因此對于新苗的需求量也會明顯下降。
此外,今年下半年一些流通商普遍采取限量收購,甚至是拒收,這也一定程度上打擊明年養殖的熱情。在這些因素下,可以預見的是,明年養殖戶對蝦苗的需求量減少,因此價格或許不一定因為量少而暴漲。
“但可以肯定的是,早苗還是會很貴的,養殖戶愿意投早苗、早出蝦,趕上好價格。所以早苗依然需求大,且量少,價格有可能超過今年早苗的價格,或許超過40元/斤,”有業內人士介紹,但隨后苗價會明顯回落,往后的蝦苗將越來越貶值。
“苗價高,不一定就意味著成蝦價格也高!”有養殖戶說,今年很多新養殖戶之所以虧損正是由于前期買高價苗,后期出蝦卻遭遇低價,一來一回而導致虧損,因此早出蝦、養大蝦才是養殖戶的賺錢秘訣。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