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每年這個時候,同樣是很多養殖戶集中賣魚的階段,但每年的感受估計還是一樣的,今年的壓力恐怕會更大些,因為春節比去年提前了10天,如果是同樣的存塘量,這10天可以消耗掉嚇人的存量,這就是壓力所在。現在很多市場盡管反映走量還可以,但就是魚價起不來,這就是問題的所在,豬雞鴨牛羊等畜禽產品價格高高在上,就是魚價萎靡不振,養殖戶不平衡的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
最近在各種力量的調控下,豬肉的價格大體上下滑了,不過終端市場的肉價在快速下滑之后又回升了一些,帶頭大哥豬肉的價格運行軌跡,幾乎也就是雞鴨牛羊的價格軌跡,因為在很多地方,這幾個品種價格的聯動性太強了。在這波豬雞鴨牛羊的價格調整過程中,魚價依然“穩如狗”地低迷,局部市場甚至還有下滑。在魚價低迷的慘狀面前,很多人苦中作樂,認為困難是暫時的,明年很多常規魚養殖戶將轉養其他品種,而且從很多主產區的氛圍來看,有轉養想法的人不少,所以有人樂觀地估計,來年常規魚的價格不會像今年那么慘。對于來年的價格,由于太久了,預測難度太大了,而且按照這幾年魚價走勢的尿性,真要能提前一年猜對,這比被雷劈的概率幾乎也就差不多了。
廣東珠三角地區,目前佛山等地統鯇塘口收購價格是4.4元/斤左右,5斤以上大草魚5.6元/斤左右;珠海地區2斤以上4.3元/斤左右;中山地區脆肉鯇塘口收購價格8.3元/斤左右;和往年相比,今年珠三角地區草魚價格比去年便宜三五毛不等,脆肉鯇便宜了至少3元/斤以上,“往年大規格脆肉鯇至少在12元/斤以上,今年冷空氣來了幾次,但南方溫度并沒有降下來,今年12月珠三角一帶最高氣溫還在20度以上,去年這個時候最高溫度已經降到了13度左右了,而脆肉鯇這條魚,是越冷越好賣,碰上不冷的冬天,養殖戶就會非常麻煩”。
水產養殖網了解到,今年冬天可能是脆肉鯇價格這幾年的最低價格了,七八月份的時候,大規格脆肉鯇的塘口收購價格還維持在12元/斤,8月下旬就開始持續慢慢地降價,到現在降到只有8元/斤出頭,據說最低的塘口價格已經降到了7.8元/斤,絕對是歷史最慘的價格。脆肉鯇價格不給力,導致中等規格的草魚價格也跟著低迷,因為脆肉鯇養殖戶都是靠收中草魚回去慢慢喂蠶豆養出來的,現在這個價格,很多養殖戶連蠶豆都喂不起了。草魚價格不給力,魚苗價格繼續跌,和上周相比,中山黃圃鎮草魚苗價格又降了兩毛錢,市場交易量不大,流通商表示明年恐怕又不少養草魚苗的人要轉養別的品種了。
華中地區,近期出魚量繼續增加,能賣的魚越來越多,想賣魚的養殖戶也越來越多,湖北湖南江西三個省份的魚價比上周掉了一兩毛,其中湖北武漢地區2斤左右草魚塘口收購價格3.9-4元/斤,湖南常德地區2斤草魚3.9元/斤,江西南昌地區1.5斤小草魚3.6元/斤。南昌地區小草魚又一次回到了全國價格洼地,預計后市還有下降的可能性。從市場流通的情況來看,目前像武漢白沙洲這樣的大市場,還沒有大量的外地水車裝魚,估計冬至前后會多一些,“目前市場上除了大草魚特大草魚價格沒掉,中小草魚價格全部降下來了,很多收購商拉貨到市場都是好幾個品種,這個品種行情好多賺點,別的品種便宜點也會賣掉,這就是為什么有時候有的品種市場批發價格比塘口收購價格低!边@兩天白沙洲市場上5-7斤草魚批發價是5.2元/斤,6-8斤草魚5.7元/斤,7斤起6.1元/斤,8斤起6.3元/斤,9斤起6.5元/斤,10斤起7-7.2元/斤,從水產養殖網淡水魚行情直通車是數據來看,這比去年同期都要便宜至少5毛錢以上。
華東地區,草魚價格相對穩定,最近個把月江蘇興化地區4斤起塘口價格大概4.5元/斤,5斤起4.8元/斤;鯽魚價格依然保持大鯽魚低迷、中小鯽魚走俏的局面,5-6兩白鯽魚塘口價格6.2元/斤,6-7兩6.5元/斤,7-8兩6.8元/斤,8-9兩7元/斤,1斤以上7.1元/斤。近期隨著東北等地池塘封冰,東北南下抓魚的水車多了,有的水車主抓花白鰱草魚,有的水車要抓鯽魚,抓鯽魚的水車基本就是到蘇北一帶,所以近期蘇北地區草魚鯽魚走量還是不錯的,就是存塘量太大,價格漲不起來,目前整個蘇北地區已經網箱魚越來越少了,駱馬湖白馬湖網箱年前拆完。按照目前大規格鯽魚的價格走勢,養殖戶出魚積極性嚴重受挫,估計有不少的鯽魚要壓到年后賣了,主要是年前價格低、出魚速度慢,年前也確實賣不完,而且本來很多人就是想靠大鯽魚賣好價格的,等到年底也沒有起色,有部分養殖戶考慮年后出。
對于目前常規魚的困境,很多人認為轉養是個出路,草魚鯽魚不行就去養特種魚。在昨天的頭條內容里,我們也分析過,轉養是可以考慮的,但是轉養的準備要充足,絕對不能盲目地轉養。我們水產養殖網認為,常規魚目前的根本問題就在于供需兩端的不平衡,看起來好像是魚太多了導致的價格低迷。
但實際上到底這兩年常規魚的產量真的多了嗎?多多少?也沒有個實際的數據,也就是個估計罷了。畢竟這幾年拆掉了那么多的網箱,雖然說網箱魚不會和池塘魚直接產生競爭關系,因為品質的差別導致價格的差別,網箱魚對池塘魚的沖擊,也只是在拆網箱的集中期有沖擊,平時網箱魚池塘魚的養殖模式、出魚渠道差別還是不小的,現在網箱魚在全國的存量可以忽視掉了。有人認為網箱魚少了,但池塘魚多了,因為網箱沒得養了,以前的網箱養殖戶不少都去搞池塘養了,說實在的,網箱魚的利潤比池塘魚好不少,很多老板拆了網箱之后,如果沒有合適的地方繼續搞網箱,就會找其他好的模式,轉而搞池塘養殖的人,不會很多的。舉個不恰當的比如吧,就好像賺慣了大錢的人,你讓他去賺小錢,他很難提得起興趣的。
那我們的常規魚問題在哪里?我們認為不是單單的轉養就能解決目前的難題。轉養只是簡單地減少養殖面積,減少了常規魚的總產量而已,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們希望養殖戶朋友更多地從品質上下手。越來越多人把消費升級作為老百姓不肯吃草魚的的一個原因,消費升級確實是個因素,但我認為品質是個更重要的因素,F在人對于中高低檔的產品都能消費得起了,只是頻率高低的差別。也不存在說老百姓腰包癟了,在消費上開始有選擇性了,說到底,還是怎么讓老百姓更愿意掏錢去消費的問題,同樣是草魚,品質有差別,價格有差別,我相信生態魚同樣有人消費,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關注消費質量的時候,品質帶來的價格變化就會引起大家的注意。而不是說在魚價不好的時候,只是簡單地考慮減少草魚的總產量,這可能并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現在要解決的是如何讓老百姓對草魚這樣的常規魚樹立消費信心的問題,這個很值得我們去思考。
從飼料廠層面,不應該在魚價好的時候就拼命推廣高端料,魚價不好的時候就用價格相對便宜的飼料來跑量保證工廠的運行,更應該從飼料營養的層面來攻關,研究到底用什么樣的模式,讓養殖戶不用增加太多成本的情況下,養出品質有所提升的魚?常規料不賺錢了,就齊刷刷地轉而增加特種料,邏輯上是沒問題,但作為飼料企業來說,更需要的是一種擔當,尤其是大的飼料企業,更應該起到龍頭表率的作用。行業龍頭老大不是靠規模堆積起來,不是靠你在市場上低價拼殺出來的,更多的時候需要責任感帶來的行業引領作用。
從養殖戶層面,不需要盲目追求產量,更應該注重產量和品質的平衡性問題,追求產量無可厚非,但利潤是等于斤魚利潤*產量,產量到了一定的水平,繼續提升的難度是很大,這個時候為什么不從斤魚利潤上來考慮呢?大家都在盲目拼產量的時候,你換個思路會不會有新的效果呢?賺錢的秘籍是有,但更多的是在細節上,看起來相似的模式,你養魚,別人也養魚,差別可能就是那一點,帶來的效果可能就很大。
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這里的變,不一定說這條魚不好養了,你就一定要換個品種去養,換品種是個變化,但換模式同樣也是變化啊,前者是被動變,后者是主動變。在水產養殖行業,一直就有個說法,沒有不賺錢的品種,只有不賺錢的人,再賺錢的品種也會有人虧本,再虧本的品種,也會有人賺錢,吃透了一個品種,才有可能讓自己長期立于不敗之地。虧本就換品種,不一定是最好的出路,同樣的品種,不管別人掙錢不掙錢,反正你掙錢,這才是真的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