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珠三角地區生魚價格比較穩定,其中2斤以下的規格價格為5.1~5.2元/斤左右,2斤以上規格的價格6.7~6.8元/斤,統級7成的生魚6.2元/斤。相比于去年同期,有著接近0.8~1元/斤的漲幅。
當前,珠三角地區大多數的生魚魚塘已經達到7成以上2斤以上的規格,主要為去年4~5月投放的批次苗。眼見達到上市規格,且雖然相對價好,但受困于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流通緩慢,每天的出魚量寥寥可數,基本都還在存塘賣不動。
“去年春節后一段時間,統級7成的生魚價格只有5元多/斤,價格較低養殖戶不愿意賣,存塘量比較大;今年的情況卻反過來,價格回暖,卻因為非常時期想賣賣不掉。”當地一養殖戶對于現狀感嘆道。
養殖戶淡定存塘,爛身較往年減少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其他品種大量滯銷,生魚的狀況相對要樂觀。一般來說,生魚的規格越大,就越容易銷售,當然主要還是根據實際的市場消費需求,在近幾年中,大規格生魚“爽市”的情況比較常見。所以即使近期未能上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規格的增大,養殖戶還是有希望在疫情結束后順利上市。
此外,生魚存塘的時間限制并不如其他品種如河蟹等更為明顯,即使未能及時上市,也不會發生大規模的死亡。養殖戶只要繼續做好管理工作和防范措施,損耗率并不會太高。因此,即使在疫情之下,生魚養殖戶也較為淡定。
當前氣溫偏低,為生魚爛身的多發期,在網上流傳著一個視頻,當中大批生魚爛身嚴重,只能以低價出售,令人惋惜。有消息人士表示,視頻中的情況只屬于個別案例,事實上今年珠三角生魚的爛身現象比去年明顯減少。
“去年的生魚爛身很嚴重,今年的情況和去年相比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從視頻中看出,這批魚的發病不止一個月了,可能是養殖戶的管理出現問題從而出現大規模的爛身。在今年的天氣條件下,在管理上稍加注意,爛身是并不普遍的。”
疫情結束后,將扎堆上市,魚價或下跌
而真正令養殖戶擔憂的是,由于目前大量存塘未能出,等到屆時疫情結束后,流通和消費都逐漸步入正軌,養殖戶將會大量扎堆上市,魚價很有可能因此而回落。
有養殖戶看到這個趨勢,所以最近雖然抓魚困難,但還是克服困難去聯系流通商,盡量減少庫存,避免到時出魚“堵車”。所以這段時間,也不乏一些養殖戶去聯系收魚,盡可能減少風險。
“這段時間,一方面流通商收魚量很少,另一方面抓魚工人很難請。由于疫情影響,工人不愿出門,以往給到工人的薪酬1毛/斤,現在給到2毛/1斤,也很難找到人來抓魚。一塘魚10多萬斤左右,一般抓魚要3~4天才抓完,現在人手欠缺,抓魚更加麻煩了。”一養殖戶透露。
而在年前就與流通商訂好魚的養殖戶,則沒有這方面的擔憂。原本計劃在春節后抓魚,但因疫情而往后推遲,所以等到疫情結束后大量上市,原先訂好的往往能按照之前談好的價格,從而避免了一定的風險。
“提前訂魚,如果到時價格略跌,流通商一般還是按照協商好的價格收魚;如果到時魚價上漲,流通商會酌情考慮讓一些利給養殖戶,適當提高收魚價。”知情人士介紹。”
現階段,流通商也不敢貿貿然去向養殖戶訂魚,畢竟目前還未能確定疫情何時結束,接下來行情如何走,不確定性比較大,因此一般按照現有需求去少量收魚,維持供應。
投苗將大幅下降,行業靜待曙光
隨著相關政策的頒布,飼料車、水車一般能夠進入村鎮,從而保證養殖戶日常管理的進行。據介紹,養殖戶需要拿到飼料車或水車司機的身份證和行駛證資料,提前一天到當地村委報備開證明,到時司機進入村還將接受測體溫,才能達到目的地。
雖然臨近投苗季,但由于還有大量的存塘,鮮有空塘重新投苗。可以肯定的是,今年開春投苗量將大幅度減少,這對于苗場并不是個好消息。
熬過這個寒冬,疫情結束后,曙光將會出現。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