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羅非魚的介紹信息里,適應力強、繁殖力強、生長速度快、出肉率高、魚刺少等幾個描繪的詞語是經常被看到的。但實際的情況是,這幾年羅非魚的情況是日落西山,尤其是國外疫情越來越糟糕的今天,這條依賴出口的魚就好像完全沒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了。出口轉內銷的口號喊了那么多年了,今年這個情況,羅非魚不轉內銷的話,恐怕真的就是死魚一條了。
質量好的羅非魚是一條好魚
這是句不是廢話的廢話。質量好的羅非魚當然是一條好魚,魚肉潔白、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且魚刺少、無肌間刺。羅非魚的食用營養和藥用滋補保健價值高,因為蛋白質的含量高,還富含人體必需氨基酸,如果按照傳統中醫藥理論,羅非魚性平味甘,可益脾胃、補肝腎,對于消化不良、腹瀉不止、面黃肌瘦、水腫、筋骨萎縮等癥有食療效果。
但為什么羅非魚沒有被中國的老百姓普遍接受?其中一個原因恐怕就是土腥味。實際上土腥味不是羅非魚獨有的,很多淡水魚都有,這是由生長環境決定,與魚的品種關系并不大。土腥味這個玩意,就看你怎么養,現在的養殖技術已經能大大降低羅非魚的土腥味了。
吃過一次土腥味重的羅非魚就可能產生很強的負面情緒,但吃過一次美味的羅非魚同樣恐怕也會讓你流連忘返。即便是養出來的羅非魚帶點土腥味,在烹飪的過程中也是可以處理掉的,現在的廚藝水平完全可以做到。所以土腥味嚴格來說不是什么大的抱怨,至少有兩個環節可以徹底搞定。
羅非魚也好養,苗種資源豐富,養殖技術發達,可以高密度單養,密度可以很高的那種;也可以和其他品種如草魚鯽魚等混養;還有的人用咸淡水甚至海水網箱中養殖,只要合理養殖,養出來的質量也是剛剛的,還能做生魚片。現在還有人利用養脆肉鯇的模式養脆肉羅非魚,肉質更鮮美、爽脆、極富彈性,慢慢成為一些餐館的一道名菜。
羅非魚養到6兩就能上市了,6兩-1斤是一個規格,1斤以上是一個規格,這是加工廠嚴格要求的;市場流通的話一般都要規格1斤出頭的;珠三角局部地區有養殖戶專門養殖4斤5斤以上的大羅非魚,供應給飯店。除了正常食用外,羅非魚還是很多垂釣場的常用的一個品種。
無論是從養殖戶的角度,還是消費者的角度,只要質量過硬了,羅非魚就是一條好魚,完全可以在內銷市場有一番大作為,關鍵是有沒有人進行長期堅持不懈地運作。
2020年,是羅非魚的悲劇之年?
羅非魚的悲劇是幾方面的,尤其是今年疫情的大背景下,這種悲劇更讓人有點無奈、甚至有點絕望。
在國內疫情比較厲害的時候,養殖戶沒辦法搞生產也沒辦法賣魚、大量羅非魚積壓,市場流通暫停、國內羅非魚消費量降到可以忽略,早期工人沒有復工、加工廠有訂單也沒辦法做,總之那時候國內的羅非魚產業鏈完全斷掉了,羅非魚的價格無從談起。等到慢慢復工之后,羅非魚慢慢有報價,但也很低,因為之前積壓的太多了,“加工廠收不過來,市場流通量也不大,養殖戶賣魚根本賣不過來”。
市場流通慢慢恢復后,但消費量是處于緩慢回升的過程中,本來羅非魚在國內市場的流通量就不算大,市場恢復過程中的流通量就可想而知了。復工之后加工廠還收不過來,主要是因為二三月份的訂單哪怕做好了也要推遲發貨,很多廠家的庫存消化不了、就沒辦法繼續收魚生產。據了解,羅非魚出口大市-廣東茂名市在1-2月的出口額減少了兩成多,“3月份以來國內疫情好了很多,國外疫情又不斷加重了,很多歐美國家的餐飲企業處于停業半停業狀態,只是老百姓從商超里購買量多了,但國外總的訂單量都在減少的”。
訂單量減少是事實,有的訂單雖然沒有取消,但卻出現了延遲,而且歐美等國的疫情沒有緩解的跡象,這些延遲的訂單具體延遲到什么時候也沒人知道,國內不少羅非魚加工出口企業的庫存和資金周轉壓力非常大。最近的情況就更糟了,5月25日開始,弗洛伊德死亡的事件在美國各地不斷發酵,并引發各種抗議和騷亂。水產養殖網了解到,在這個事件之前,國內的羅非魚加工出口企業日子盡管仍然不太好過,但終歸是慢慢地好轉了,現在這個事件愈演愈烈,出口歐美已經接近于停擺了,“現在壓塘的羅非魚還有很多,新魚也慢慢上了,接下來養殖戶賣魚難的問題還會加劇,魚價可能也會因此受到沖擊”。
過度依賴出口的弊端不斷被放大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羅非魚養殖國,70%的羅非魚都是要加工出口的,一直以來,羅非魚就是一條正宗的“出口魚”,這么多年來就是出口到不同國家的情況有所改變,但過度依賴出口的特點一直非常鮮明。
在疫情之前,實際上我國的羅非魚出口已經面臨很大的問題了,比如2019年,對美國的羅非魚出口量同比下降了16%,我國羅非魚在美國進口市場的占有率也降到了69%。水產養殖網了解到羅非魚出口下行,一方面是國內羅非魚品質參差不齊,出口對質量的要求特別高,尤其是藥殘的問題,另一方面這兩年貿易摩擦厲害,2019年美國將中國出口羅非魚的關稅從10%提升至25%,更讓我國企業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盡管今年3月21日,美國對凈重不超過115克的冷凍羅非魚豁免關稅,但國內企業的壓力還是很大。
在以前我國國內的水產品消費還沒有像今天那么大的時候,很多國內的水產品都是靠出口為主的,比如說羅非魚、南美白對蝦、鰻魚、小龍蝦、鮰魚、泥鰍等等。在這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一直過度依賴出口市場的品種,總體來說日子會越來越難過,比如說現在的羅非魚和鰻魚,盡管也在嘗試想內銷市場發展,但進度太緩慢了;南美白對蝦、小龍蝦以及鰻魚,都是出口轉內銷很成功的代表品種,尤其是南美白對蝦和小龍蝦表現的特別厲害,鮰魚轉內銷之后的表現只能說可圈可點;泥鰍是不依賴不出口了,但這幾年在國內市場消費也太給力,價格起起落落比厲害,今年又遇到了超級低的價格,養殖戶苦不堪言。
這幾年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過度依賴出口的弊端不斷被放大了,尤其是被市場以外的“無形手”操控了,市場波動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已經不是正常的供需關系來決定一個品種的命運了。所以這幾年也有越來越多的加工出口企業在拓展內銷市場。今年這么多復雜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內銷市場越來越成為很多企業的主攻方向了。
羅非魚內銷市場怎么玩?
無論是內銷還是出口市場,最終都是要被老百姓消費掉的,所以做內銷市場還是要解決終端消費的問題。在目前疫情的影響下,轉做內銷市場的壓力同樣是很大,但是沒辦法啊,國外市場更難。國內傳統形式的消費市場確實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比如今年很多水產品行情之所以低迷甚至爛市,主要就是因為餐飲板塊生意不好,然后傳導給流通環節、養殖環節。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餐飲板塊的堂食生意受到沖擊,但是外賣的生意很好,這主要得益于宅經濟的發展,另外很多老百姓更傾向于選擇了家庭消費,這也是今年常規的四大家魚消費量并沒有減少的根本原因。此外以前主要在餐館里消費的一些品種,比如說加州鱸,也逐漸在家庭消費打開市場,“以前鱸魚鱖魚這些都是餐館的主要菜品,現在加州鱸慢慢進入家庭消費了,市場就慢慢活起來了,但鱖魚還是沒有什么改變,導致今年鱖魚市場問題比較大”。
央視的《消費主張》等欄目曾不止一次推薦過羅非魚
對包括羅非魚在內的魚類來說,魚刺,也是一個回避不了的問題。羅非魚和其他不少魚相比,一個重要的優點就是沒有肌間刺,也正是這一點,羅非魚才能征服了歐美!癥”形肌間刺,吃起來要挑刺,對于特別會吃魚的人來說,什么樣的刺都不是問題,但對于很多年輕人尤其是小孩子來說,怕吃魚說白了就是怕魚刺,一不小心就卡到喉嚨的話,再好吃的魚恐怕也不會吃。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里,羅非魚如果想在內銷市場有一番作為,至少需要解決兩個問題:1、美味,要讓老百姓有消費的欲望,這就需要高質量的羅非魚進入市場流通;2、菜式多樣,吃的花樣要豐富多彩,小龍蝦之所以能在全國各地大放異彩,最根本的就是每個地方都有屬于當地人最喜愛的吃法。以上兩點可以在餐館里解決了,餐館想招攬生意也是要從這兩方面著手。
如果想進入家庭消費的話,還需要解決兩個問題:1、操作簡單,宰殺和烹飪方法簡單點,現在很多種方便菜之所以能大行其道,主要就是方便快捷,羅非魚可以做魚片,消費者購買魚片后直接做菜,非常方便;2、好吃又好做的條件具備了,購買肯定還要方便,這個其實不難解決,只要老百姓消費的欲望增強,主要在南方家庭消費的羅非魚,活魚拉到北方也是分分鐘的事情,而魚片購買就更加方便了。
另外在羅非魚那么多的叫法里,很多人可能都忽視了它有個叫“福壽魚”的名字,光是從命名學的角度看,這么討喜的名字一定可以創造出很多討喜的菜名。
小結
其實無論是餐館消費還是家庭消費,最關鍵就是要美味好吃,現代人的嘴越來越刁了,尤其是90后的消費力驚人,抓住這部分人的口味,那就是很龐大的消費市場了。在天貓發布“2019-2020國民味道”數據報告中,懶宅消費,新式代餐等關鍵詞突顯,很多消費菜品都是針對90后的年輕消費市場,與此同時,瘦身經濟也是一股強有力的力量,如何讓人在能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還能有“吃不胖”的效果,就是吃得好還能吃得健康,這都是未來餐飲板塊需要重點發力的。
我國人口眾多,無論是什么產品都可以在內銷市場找到一塊屬于自己的天空。現在國內市場上的水產品那么豐富,不同的品種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揚長避短,利用現代化的手段不斷宣傳,只要有人愿意去做,就會有一定的效果。像羅非魚這個品種,最主要就是在南方養殖,一些地方的羅非魚還是當地的重要品種,只要地方上愿意發力宣傳、不斷創新,打開內銷市場也不是特別難的事情。還是那句話,事在人為!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