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端午節,三天的小假期。在疫情的大背景下,這個三天的小假期對淡水魚市場的拉動作用肯定會有,但不能有太高期望,市場估計也就會好兩天,第三天大滑坡的概率還是很高的。不過即便沒有這個端午節,草魚價格穩中略漲的勢頭也是會維持的,而“戰斗鯽”瘋漲后已經出現了回落。
北京疫情還在繼續,6月11日0時至6月23日24時,北京市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256例,在院256例。防控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端午節期間北京不開放旅行社跨省游,旅游景區室外按30%限流開放,盡可能地限制人員流動帶來的風險。6月23日,鐘南山院士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在“今冬明春”交際時,預計新冠肺炎疫情仍不會消失,但不會像第一波疫情出現這么大的暴發。必要時,短期的措施是需要的,如中小學停課、大學暫時不復課、航班減少這類短期措施,仍需采用強力措施控制病情不再發生。所以,哪怕樂觀的預計,我們也要對疫情有清醒的認識,尤其是疫情對于市場恢復的影響不能太過樂觀,要一步步地慢慢來。
6月份以來的淡水魚市場有個波動,主要是在市場恢復的過程中北京疫情又影響了一下,相對于特種魚蝦等品種,常規淡水魚受到的影響不太大,這個道理之前有分析過,過度依賴餐飲板塊的魚蝦蟹受影響很大,而常規淡水魚的消費主力軍在普通家庭板塊,所以疫情發展到現在,對于常規淡水魚消費的影響可以說是在慢慢減少。對于今年的淡水魚市場,不少流通商也是很看好,一方面疫情的影響肯定會繼續減少,無論是對低端還是中高端消費品都是這樣,只是需要的時間長短不一樣罷了,能扛過去就好了;另一方面前幾年像草魚鯽魚等常規魚品種利潤空間慢慢下降,有的養殖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不賺錢,無奈地轉養其他品種了,草魚鯽魚的總養殖量有所下降的,這對魚價有一些提振作用。
從最近的廣東市場來看,市場不是天天好,但養殖戶賣魚的價格沒受大的影響,總體比較穩定一些,魚價好的時候多賣點,魚價不好的時候少賣點,要過節這幾天總體都還可以,不過也有流通商擔心過節賣魚的養殖戶太多,反而會讓市場價格不好。中山一帶的草魚價格略高一些,佛山珠海江門等地超市鯇塘口收購價格大多數在4.8-5.2元/斤的范圍,4斤以上草魚一般在5.5元/斤以上,皮毛好規格大的能賣到5.8元/斤甚至6元/斤出點頭。今年廣東鯽魚價格漲的比較厲害,現在硬8兩起步的塘口收購價格一般都在10元/斤以上,1斤以上要11-12元/斤左右,特別大的鯽魚存量越來越少。
廣東中山黃圃鎮草魚苗出塘量不多,抓苗的養殖戶也少一些,1-3兩草魚苗價格穩定在6元/斤,2-5兩的下降2毛報價5.4元/斤,3-7兩下降1毛錢報價5元/斤,苗價總體很穩定。黃圃鎮草魚苗流通大戶馮恭普告訴水產養殖網,現在能賣的草魚苗并不算多,細規格的老苗比較少,一斤10來條的新苗也開始少量上市了,“最近草魚苗市場比較清淡,苗不多,要苗的人也不多,現在每天也就是開3-5個塘,出5-10萬斤苗”。
6月下旬了,湖北武漢地區常規淡水魚的存量也不算多,草魚的存量和往年相比明顯減少,這是上半年武漢市場恢復之后魚價能慢慢回升的主要原因,這兩天2-3斤草魚塘口收購價格大概是5-5.2元/斤,4-6斤價格是5.5-5.7元/斤,6斤以上要6塊多,3斤以上白鰱收購價是3元/斤,3斤以上花鰱是5.5元/斤,彭澤鯽收購價格是11元/斤起步,9兩以上鳊魚收購價是6元/斤出點頭,“也有水庫魚在出,價格比池塘魚高一些,但現在水庫魚的量不算大,很多國營水庫都要到年底才會開始出”。水產養殖網了解到,武漢本地的新魚估計最早也要8月底才會慢慢上市,還有兩個月的時間,9月之前的草魚價格應該還能保持不錯的。今年全國鯽魚價格都很俏,湖北武漢等地鯽魚也水漲船高,“江蘇市場鯽魚批發價格賣的高,今年不少湖北湖南江西鯽魚拉到江蘇市場消化”。
湖南常德及周邊地區草魚的存量不多,疫情的時候基本沒有賣魚,疫情過后常德一帶草魚銷售進度還可以,尤其是大草魚價格漲上來之后,不少養殖戶都賣了一部分,剩下的小規格繼續養,“這兩年不少養殖戶更靈活了一些,價格可以就先賣一部分,既回了一部分本錢,塘口密度沒那么高、降低了養殖的風險,不再死板地養到年底再集中賣魚了”。這兩天常德地區2-3斤草魚裝車價大概在4.6元/斤,3.5斤以上是5.5元/斤,4斤以上是5.8-6元/斤,1斤以上湘云鯽裝車價是6.7元/斤,總體都比往年好一些,“最近的市場流通情況并不是說有多好,主要是壓塘的魚不多,價格低了養殖戶也不想賣”。
本周重慶市場草魚價格略有下降,主要是湖北湖南草魚到貨量不少,本地草魚又開始上市了,同樣是2斤草魚,本地魚批發價格能賣到5.5元/斤,湖北湖南要便宜5毛錢。2.5斤以上草魚價格相對穩定一些,只要皮毛質量有保證,批發價格一般都在6元/斤以上。端午節前這幾天,重慶成都市場的四大家魚銷量都有所增加,像重慶井口市場每天的淡水魚銷量都穩定在六七十萬斤以上。估計7月份重慶本地及周邊地區淡水魚上市量會繼續增加,本地魚外地魚的競爭會變強,可能會對魚價走勢有影響。
供應量持續偏少,導致今年江蘇地區鯽魚價格漲的很厲害,這兩年整個蘇北地區鯽魚養殖面積持續減少,而現有的養殖塘口發病死魚問題還是沒有減輕、損魚比較多。目前揚州高郵地區9兩以上白鯽魚塘口收購價格降到了13元/斤,市場批發價在14元/斤以上,“這幾天訂魚的價格都降了一些,前幾天9兩鯽魚最高要14元以上,但拉到市場不太好賣,再加上外省鯽魚到貨量慢慢多了,對本地魚價格有一些沖擊”。論質量的話,江蘇鯽魚是肯定比外省好很多,但現在江蘇鯽魚持續缺貨、價格太高,市場消費退而求其次,外地鯽魚也逐漸賣開了,“現在溫度也比較高,質量好的外地鯽魚長途拉過來還有錢賺,如果皮毛質量不行的話,長途損耗加上運費等成本,也不一定劃算。”鹽城揚州等地鯽魚流通商告訴水產養殖網,江蘇鯽魚養殖量應該還會繼續減少的,估計下半年和明年的價格都不會便宜,“主要還是出血病鬧的厲害,以前說的密度太高、喂料太猛容易發病,但現在感覺傳染的范圍越來越光了,密度不高的塘口也死魚,十幾條甚至更小規格就開始了,發病死魚又很難控制”。
最近一兩個月以來,華南華東華中西南華北等幾個常規魚養殖區域的價格總體都在往上走,草魚鯽魚表現是最好的,熬到現在賣魚賺錢的養殖戶,確實是不容易。盡管主產區可能有部分養殖戶轉養其他特種魚蝦蟹了,但在非主產區、在邊遠的地區,水產養殖慢慢在發展,養殖難度低、投入又不大的四大家魚是不少地方選擇的品種,所以全國常規魚總的養殖量還是很大。這幾年老百姓消費又慢慢地升級了,養常規魚想賺錢確實是越來越難,再加上信息越來越透明,跨區域之間的價格差距也被,慢慢拉平了,上下差價不會太大,水車老板的生意也不像前幾年那樣好做了,不少人都靠掙運費為主了。一些特種魚發展勢頭比較好,傳統主產區的四大家魚養殖戶轉養多了,草魚等品種的總供應量減少了,才給了魚價慢慢上升的機會。
在傳統常規魚的主養區,一些轉養特種魚的養殖戶并不成功,看到草魚等品種行情好了,可能還會轉回來再養草魚,這個情況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反復出現。對于堅持一直養常規魚的人來說,保持良好的養殖心態,模式上建議混養為主,塘口管理上也更注重細節,調理好內外環境,減少發病甚至不發病,養殖成功率一般都不會低,養出來有錢賺就能賣魚,養常規魚不可能去賭每次都能賣出特別好的價格,持續賺錢最重要。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