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防汛抗旱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有關情況,國家減災委員會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鄭國光介紹,截至13日上午7時,洪澇災害已經造成了全國27個省區市3873萬人次受災,141人死亡失蹤,倒塌房屋2.9萬間,直接經濟損失861.6億元。
今天南方降雨暫歇,明天開始,強降雨蓄力再出擊,江漢、江淮、江南北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將被雨水籠罩。7月14日至16日,江漢、江淮、江南北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這肯定又會給長江沿線的抗洪形勢又增加了壓力。
在水產養殖方面,湖北江西的損失最為嚴重,湖南安徽浙江等地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失。被洪水沖掉的魚塘就是百分百的損失,被淹掉的魚塘還里的魚沒有完全跑干凈,還有不少魚塘面臨淹掉的危險,養殖戶搶著賣魚、便宜也要賣,導致湖北江西等部分地區魚價低于正常水平。這次受洪澇災害最嚴重的幾個省,都是我國主要的水產養殖產區,目前江西湖北等省還在抗洪中,水產養殖受到的具體損失無法統計,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洪水退了之后,這些產區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缺貨情況,再加上北京疫情的持續好轉,市場消費不斷恢復,預計后市價格會全線上漲。
江西省鄱陽縣圩堤漫潰現場。劉占昆攝。來源人民視覺
6月11日以來,北京市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335例,在院226例,治愈出院109例。尚在觀察的無癥狀感染者18例。截止7月12日,北京已經連續7天無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突破100例,疫情形勢持續向好,態勢可防可預期,只要做好科學的防范措施就可以了。這對于市場消費的信心有很強的刺激作用,尤其是對于整個提振華北消費市場肯定有明顯效果。
本周幾個特種魚的價格穩中有漲,其中黑魚漲的最厲害,鱖魚也全線上漲了,鱸魚穩中略漲,黃顙魚價格堅挺。下面簡單介紹一下。
一、鱖魚
上一周鱖魚開始漲價,但價格仍然遠低于去年同期。這一波漲價主要因為是存塘量最大的廣東地區,發病的鱖魚比較多,存塘魚沒問題的養殖戶已經惜售有十天左右了。近期華中等產區本來鱖魚存量就少,又受到洪水的影響,下一個階段這些產區的鱖魚數量會更少,加重了廣東養殖戶惜售的心理。另外,現在手頭還有老魚的養殖戶,成本也是越來越高,盡管最好的規格已經漲起來了,但是離很多養殖戶的心理價位其實還有距離。
7月13日,廣東地區最好規格的鱖魚塘口收購價格漲到了32元/斤,比周末又稍微漲了點。其他產區有報價,但基本屬于有價無市,很多市場都是靠廣東鱖魚支撐著,今天廣東幾個大的水產流通公司發往長三角市場的價格比昨天又漲了五毛錢,8兩-1.8斤的鱖魚到貨價格在36-36.5元/斤,但南京上海杭州等市場的銷量一般。
二、黑魚
上周一開始,黑魚價格迅速上漲。上周一廣東佛山2斤以上黑魚塘口裝車價從7.5元/斤漲到8元/斤,周二漲到9元/斤,周三漲到9.2元/斤,后來幾天又漲到9.5元/斤,這兩天略有下滑,7月13日報價9.3元/斤。在大魚漲價的帶動下,1-2斤中魚價格也跟著漲到了6.5元/斤。從市場的反饋情況來看,大魚上漲之后銷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水產養殖網了解到,之前佛山統貨收購價格基本都是7元/斤不到,現在漲到了8元/斤左右,給檔口批發帶來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長三角市場,還是在武漢鄭州、京津唐市場,銷量都下滑了,“武漢白沙洲市場一天的銷量加起來只有五六萬斤,銷量減少的另一個原因是最近暴雨洪水也對市場有影響”。
江浙等地黑魚價格也上漲了,但漲幅不大;江西湖南等地本來有一定的黑魚,最近暴雨洪水影響,江西湖南等地的出魚量也減少了很多。廣東黑魚雖然存量多,但2斤以上比例高的塘口比較少,最近廣東一帶都是35度左右的高溫天氣,有些塘口出魚的損耗比較大,“魚價上漲的情況下,損耗就讓流通商很頭疼了,有的養殖戶看到價格上漲就拼命喂魚,停料時間比較短,有的魚裝上車還沒走就開始死魚,有的魚拉到檔口死魚”。
三、加州鱸
最近加州鱸的流通情況還是不錯的,長三角市場周末生意相當不錯,華北幾個大的市場生意也在慢慢恢復,看起來北京疫情對市場的影響已經慢慢減少了,但幾個主養區加州鱸的存量并不太多,廣東珠三角一帶爛身病損魚較多,華中地區是洪水暴雨損魚較多,而新魚短時間也上不了。
目前廣東珠三角一帶6兩起步的加州鱸塘口收購價格大概在18.5元/斤,受病魚影響,珠三角魚價近期小漲小跌,流通商根據病魚的比例、炮頭魚的比例定價有出入;江蘇吳江標魚19元/斤左右,標魚比例7-9成的統貨收購價格是17.5-18元/斤,吳江一帶超標魚比例高的塘口多,收購商要看超標魚比例開價,因為有市場超標魚非常難賣;浙江湖州菱湖加州鱸存量不多,這兩天統貨收購價格大概17.5元/斤,比周五周六又漲了點,最近在湖州抓成魚進市場的反而沒有進垂釣場的多,“進垂釣場的利潤可以,但釣場對質量要求很高”;湖北湖南地區8兩以上收購價格大概是18-18.5元/斤,近期兩湖地區出魚不多,有的塘口被淹了沒有魚賣,有的塘口路況不好賣魚難,價格維持弱勢穩定;四川成都地區9兩以上收購價22.5-23元/斤,本地魚存量不多,市場銷量也不大。
四、黃顙魚
在開春后,浙江等地有一波死魚的高峰期。高峰期一過,黃顙魚價格就一直維持的比較高,目前依然是廣東產區存量最高,華中西南等地也有存量。廣東佛山5兩頭雜交黃顙魚塘口收購價格大概是13.5-14元/斤,4兩頭大概是12-12.5元/斤;全雄魚5兩頭大概是12.5-13元/斤,4兩頭大概是11元/斤,“全雄黃顙魚的養殖比例越來越低,而且現在溫度高了之后,全雄魚走長途的損耗太大了,走廣西貴州等市場都是雜交魚”。今年黃顙魚價格不錯,養殖戶賣完魚之后還會陸續的再放苗,到了7月份廣東一帶還有人持續放黃顙魚苗的情況,比往年好了很多。
湖北荊州等地本來有一些黃顙魚存塘的,但荊州最近被淹掉的塘很多,養殖戶害怕魚跑了一毛錢撈不回來,價格比較便宜就賣魚了,據說6.5寸的雜交魚12元/斤不到就有人賣了,小點的8-10元/斤也有人在賣,“沒辦法,今年水太大,之前有的養殖戶想架網防止跑魚但效果不行,水太大的話防不住,現在江西那邊也是的,洪水直接沖過來,啥都不管用”。
湖北枝江周邊受到的影響相對少一些,但最近水車都跑到荊州等地抓魚了,枝江出魚量不算大,6.5寸的雜交魚塘口收購價格大概是12.5-13元/斤,6寸大概是12元/斤,5.5寸大概是10.5-11元/斤。
到目前為止,對于水產養殖業威脅最大的就是疫情,其次就是洪澇災害了。疫情影響市場,洪災影響生產,這兩種影響都沒辦法人為左右,但對于后者,養殖戶是有辦法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損失的。比如說多看看天氣預報,提前對池塘進行加固,達到上市規格成魚可以合理安排上市,另外不少地方都有了災害性的保險,養殖戶也可以根據情況投放一些。我國的水產養殖業發展到今天,無論在規模上還是技術上都有了突飛猛進的成果,但一線的養殖戶卻缺乏一些防范性的心理,很多人對一些本來能防范的風險,可以說基本沒有什么主動性的作為,這是非常可惜的。
就說最近的洪水,有保險的話一畝地估計也就是一兩百塊錢上下,完全可以的買的;還有就是6月中旬的時候,天氣預報就說長江中下游地區雨勢強勁,部分地區有洪澇災害,那時候就應該提高警惕,可是看看最近的新聞,大片的魚塘被淹掉被沖掉,這種看起來很慘的新聞,實際上如果有一定的防范措施,造成的損失不一定會有那么大的。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