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重慶晚報:國家旅游局起草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有望在春節前出版。昨日,重慶市陶然居、五斗米、君之薇、家福等部分餐廳表示,將在春節前出臺規范的渝菜菜單英文譯名,以便為前來重慶旅游的外國客人用餐提供方便。
由于渝菜品種多,取英文名有一定難度,據了解,重慶市目前使用雙語菜單的很少,而我市餐飲企業在北京所開的餐廳基本都是雙語菜單。
渝菜洋名沒有統一稱謂
此前,國家旅游局在網上公布了2753道菜品的規范英文譯法,北京市旅游局稱,《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目前已定稿交付印刷,有望在春節前發布。
由于國家旅游局在網上只公布了2753道菜品的規范英文譯法,這些菜包括中國八大菜系以及許多西式菜品,北方菜品占大多數,川菜里只有知名川菜寫進菜譜。很多本地有名的江湖菜都沒有翻譯,因此重慶餐飲企業只有自己翻譯。
而在翻譯過程中,麻煩太多,一是每個餐廳翻譯不統一,同一道菜一個叫“張三”一個叫“李四”,沒有統一稱謂,外國客人難識別;二是很多江湖菜如啞巴兔、紫陽雞、郵亭鯽魚等不好翻譯。
江湖菜取洋名難度不小
例如江湖菜中的啞巴兔、紫陽雞、郵亭鯽魚、太安魚等,翻譯成英文,或者只能體現結果,或者只保持了文化。
以啞巴兔為例,啞巴兔發源于渝北區兩路,創始人是個啞巴,他精于廚藝,味覺特別敏感,經過上百次實驗,將兔子烹飪得鮮美無比,因此人們以創始人啞巴命名。
但這道菜就難以用英文準確傳情達意,可按起源直接翻譯成“啞巴兔”,也可按烹飪方式翻譯成“麻辣兔丁”。如翻譯成“啞巴兔”,外國人肯定不明個中含義,怎么兔子里還有啞巴呢;如翻譯成“麻辣兔丁”,外國人雖能看懂,又不能體現這道菜的文化內涵和民俗。
再以郵亭鯽魚為例,發源于大足縣郵亭鎮,采用辣椒等作料用油烹制的一種麻辣魚,目前已經傳遍大江南北。一種翻譯方式是直接翻譯成“郵亭鯽魚”;另一種是翻譯成“麻辣魚”……一些餐飲企業稱,翻譯這類江湖菜,餐廳跟翻譯多次進行溝通,但至今都沒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餐飲商會擬起草統一名稱
由于渝菜沒有統一翻譯的英文名,市餐飲商會會長嚴琦稱,為了統一川菜和渝菜的翻譯,協會準備起草統一的菜品名稱供各餐廳參考。
以毛血旺為例,目前有三種翻譯:有的餐廳翻譯成chongqingstyleboiledbloodcurd,有的餐廳翻譯成duckbloodinchilisauce,還有的餐廳翻譯成bloodwithsomething;以水煮魚為例,有的餐廳翻譯成boiledfishwithbeansproutsinhotchilioil,還有的翻譯成hotfish。一個菜名譯出多個名稱,顯然不利于推廣。
嚴琦稱,準備在起草翻譯川菜和渝菜名稱時,召集語言學家、社會學家、民俗學家一起討論,力求做到既能描述清楚菜品意思,又能描述其本身文化內涵。
相比中餐的英文菜譜,重慶火鍋就簡單得多了。秦媽、德莊等稱,早就準備把南濱路店換成英文菜單,爭取在春節前推出。重慶君之薇董事長吳任軍也稱,他們已請川外老師翻譯火鍋菜品,目前100多種火鍋菜品的英文譯法已定下來,春節前將做成雙語菜單。家;疱伩偨浝碇旖宸Q,火鍋菜品翻譯比較簡單,例如毛肚、鴨腸、白菜等都是單一原料,因此英文翻譯沒有中餐那么復雜。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