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滴流曾經是你的一大目標嗎?我的滴流已經使用了較長時間,沒什么大問題。現在就說說我再DIY中的問題以及不足謂之經驗的東西!還望大家賞臉,多多發表自己看法啊!
1、材料:
a--有機玻璃板,厚度至少3mm(否則強度降低)。很貴的,要使出買魚的功夫,拼命砍價!盡量大一點,省得做過濾盒時不夠。
b--pvc電線管,很多人說它有毒!但實際上,不加熱(燒焦)是不會分解出毒物的,放心。準備幾個“彎頭”接管子用。
c--三氯甲烷,較好的有機溶劑。它靠融化有機玻璃來粘合。比苯毒性低。但分解物中有劇毒毒氣光氣(出了名的毒氣呀!)----加入乙醇后分解停止,故市售一般加入乙醇。盡量不要讓它進入皮膚破口,揮發很快,如不通風,會頭暈。易燃易爆見光易分解,不要有明火及強光!保存要小心。
d--濾材及泵,沒什么可說的。泵功率大一點。
2、工具:
尺,紙,筆,鋸子,電烙鐵或改錐或鉆孔器。膠帶,夾子。砂紙。生料帶。最好有人幫忙。
3、步驟:
a畫出設計圖。以下以缸上外擱式為例。
缸上外擱式,將過濾盒放在魚缸上,抽上來的水過濾后,自動流回魚缸,省去了制造水平衡裝置的麻煩。別的方法,如果水不平衡,水會漏出來,最終缸會干掉。
總共需要六面做外部結構:正面2塊,側面2塊,蓋子1塊,底面1塊--長比蓋子小1-2cm,組裝完畢后就有了個向下開的出水口!內部,至少要有四個隔間----A過濾棉,B生物球,C生化棉,D活性炭。分別對應----A物理過濾,B喜氧菌類生物過濾,C厭氧菌類生物過濾,D吸附過濾。
其中,A下面是塊雨淋板(整塊打眼),B下面雨淋板1/5打眼,CD并列,下面就是盒子底部。D的一邊有出水口。CD之間:用兩個同樣高的隔板隔開;C占第三層空間4/5,D占1/5。C作厭氧菌類生物過濾,就要保持一直被水淹滿。2隔板間距1cm,靠C一側隔板下面鉆孔,靠D一側上面鉆孔。這樣,水流過A,B到C后會聚集,高過D一側隔板上面孔就會流出(因為B下面雨淋板1/5打眼,所以水不會直接流到D),流過D活性炭后,從出水口傾瀉而下。A--B--C--D。
總共需要10塊板。
b用尺量好,畫出,用鋸子裁。很脆的,要小心,簡直就是一點一點磨。有裂紋后受壓會擴大斷裂。然后標上號。打磨平整。很脆,勿用砂輪。
粉塵很多,要打掃干凈,否則下次上網來cnfish時,粉塵會進到電腦里,不好玩!
鉆孔用電烙鐵或燒熱改錐或鉆孔器。除去鉆后突起部分,搞平整。
c粘接。像粘魚缸那樣,先用膠帶粘上。先粘CD之間2隔板與底面,再粘上其他5面。盛出一點三氯甲烷在小口玻璃瓶里,光線勿過強不要有明火,通風。用小刷子沾三氯甲烷刷在要粘接的縫上。有機玻璃先融化,
三氯甲烷揮發后,就牢牢粘在一起!!多重復幾次。最好戴手套,口罩,眼鏡。粘好后放陰涼處通風。
d接管。按圖紙將水泵與管子接上。管子通往放在缸上的過濾盒。水泵頭用生料帶纏大與管子接上。管子與接頭間:浸入三氯甲烷,微微融化后,接上。那叫結實,我掰斷管接頭也不開!經時間證明,這樣應該無毒。
裁2cm長有機玻璃條,粘為雙層后粘在過濾盒內部適當位置支撐雨淋板。為了讓水管最后一段--噴淋管進入過濾盒,應在排水口相對的一面頂部開一個小孔。噴淋管上開一些大而稀疏的孔,支撐在小孔和有機玻璃條上。
過濾盒下部,粘上款雙層有機玻璃條,做成穩定承重結構,支撐在魚缸內拉筋或缸頂上。承重結構一定要有寬度厚度,結實。
e將濾材和雨淋板按層放入,檢驗是否流通或漏水。如果漏,記下位置,用三氯甲烷混合有機玻璃粉塵封補。
大功告成!!!
注意
1、漏水。2、要蓋好蓋子,否則室內過于潮濕。3、三氯甲烷揮發凈后,洗干凈再給魚用!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器材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