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對蝦選育是一件路程艱難而方向正確的事情,它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時間和人力成本。但幸運的是,國內許多企業、單位、機構都在做這件事,而海南信邦種業有限公司也是其中一員。
信邦種業這個名字或許有些陌生,但提起“科海1號”這尾蝦苗,養蝦人都非常熟悉,“科海苗種”就是信邦種業的主要選育及推廣應用品種。此次,筆者就采訪了海南信邦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義軍,了解信邦種業及“科海蝦苗”的最新規劃。
海南信邦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李義軍
二十年歷程,難而正確的路
李總,首先請您總結2022年信邦種業的成績,今年都有哪些亮眼的表現或是嘗試?
李義軍:事實上,2022年行業整個蝦苗板塊較為混亂,大家都不是特別順利,即便是我們300億尾體量的企業,日子也不好過,希望2023年整個市場會有所好轉。
2022年,科海蝦苗的銷量超300億尾以上,其中華北地區達到150億尾以上,華東地區為70億尾,華南地區約為80億尾,主要投放在大汪子、大水面、粗養塘、半精養土塘等模式中。
“科海1號”這條蝦,最初就是為了養殖環境較為惡劣的水域所選育的,近年也是將抗逆性作為首要目標性狀進行選育工作。我們信邦種業在海南有兩個基地,一個是SPF路線,主要用于保種、擴繁;一個是APE路線,主要進行大規模制種。其中,與國內外許多企業選擇SPF路線不同,我們采用了SPF與APE相結合路線進行選擇育種,其成本、風險也都比較高,但這種路線選育出來的種蝦,適應性、抗逆性更強。而且,我們還有異地多重備份這個重要措施,其成本就更大了。
國內民營的種蝦選育企業,在資金、資源方面可能都與其他企業或機構有些差距,但科海蝦苗卻能夠一直發展壯大至今,是如何做到的呢?
李義軍:不得不說,選育工作真的是困難且枯燥的工作,沒有過硬實力或資本投入,真的很難堅持下來。行業內很多朋友也清楚我們信邦種業或者說科海蝦苗的發展歷程。企業前身為南疆公司,于1998年開始在海南養蝦,是一個純粹的養殖企業,然后是中科育種,再到現在的信邦種業。
2002年,為了適應自身養殖模式、減少種質質量波動、延伸產業鏈布局等原因,我們開啟了選育工作。前十個年頭,全靠養殖端獲得的收益進行支撐,而且幾乎全部的收益都投了進去。而后2012年至2022年這十年間,我們選育板塊逐漸脫離養殖板塊,靠著自身在市場上的經營勉強能夠自給自足。
現在國內單靠育種能把自己養活的企業確實不多,我們也是2016年在華北地區大汪子養殖上大獲成功,才在行業中站穩了腳。實際上,“科海蝦苗”這20年里,不僅是投入的資金成本巨大,其花費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也是不可忽視的。所以,企業在設計育種板塊的時候,需要以高瞻遠矚的目光來看待,這是一條不進則退的事情。回首來看,我們這一路堅持下來,確實也是一件幸事。
目前信邦種業的選育工作進展如何?
李義軍:我們深刻認識到種質資源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從世界各地收集南美白對蝦種質資源,現自身資源庫也較為豐富了。在此基礎上,我們也開始更多選育方向的拓展,例如生長速度、耐寒、耐低鹽、耐氨氮、成活率等選育方向。實際上,我們從現有的遺傳材料里面還挖掘了很多新鮮的東西,但到現在還沒有面世,仍處于研發選育階段。未來,這些產品面世的時候,相信會讓眾人眼前一亮。
我們預計在2023年下半年會拿出一部分新品種開拓工廠化、小棚和精養土塘的市場。我們認為在這些養殖模式中,同樣需要一定的抗逆性,而非只著眼生長速度。所以,我們會針對性地推出兼顧生長速度和抗逆性的品系,讓養殖戶們有更多選擇,為提高當地整體養殖成功率盡一份力。
站在新起點,開拓新版圖
許多業者其實對“科海聯盟”的相關機制和具體內容都不太了解,所以想請您詳細談一談。
李義軍:科海聯盟主要是由環渤海地區的育苗相關企業組成,共同來運營科海蝦苗的生產和市場。每一年,各個聯盟成員都會進行一定數量的種蝦認購,我們根據需求量進行制種。認購后,種蝦仍然是由我們進行技術管理和生產安排,接下來所生產的蝦苗幼體也都在聯盟內閉環管理。
這種運營模式的好處就在于能夠計劃生產、幼體不會流出、定價合理且有一定保障。實際上,聯盟解決三大問題。第一,質量管控問題,我們可以從種蝦、到幼體、到仔蝦,在這些階段都保持品質控制。第二,冒牌苗種問題,整個生產和運輸都是在聯盟內進行,基本上杜絕了假冒苗種對科海的沖擊。第三,價格波動問題,“科海蝦苗”的生產規模和基準價格是由聯盟成員共同商定,基本不會有較大的波動。
據業內人士消息,2022年土苗市場似乎有“恢復”跡象(個人或企業自養種蝦的情況),有觀點認為2023年土苗可能會增多。您了解的情況是怎么樣的?這會對行業造成什么影響。
李義軍:確實存在著這個跡象,華北、華東地區不突出,多是在華南地區出現。該情況主要是因為近年種蝦成本走高、操作難度加大所導致。但我認為這不會有持續性,它很快就被市場所淘汰掉。
土苗市場短暫的回溫說明不了什么,但肯定會對局部市場造成一定沖擊,尤其是華南地區。但我們也不需要面對面地去較量,與土苗比價格、比市場占有率沒有意義,我們還是要走品質路線。
此外,大汪子養殖這類粗養模式也正在提升。2022年,已經有更多的粗養養殖戶開始嘗試使用一代苗進行養殖,使用更高檔次的投入品,甚至有條件的會把水放干進行曬塘。顯然,粗養模式的管理精細程度逐年提升,我們也要提供更適應養殖模式、養殖環境的優良苗種。
最后,請您談一談信邦種業明年的工作重點或發展計劃。
李義軍:2023年,我們會繼續做強、做穩現有的主要市場,也就汪子蝦圈子。同時,我們還會側重于其他產品圈的開發,例如嘗試開發兼顧生長速度和抗逆性,適宜高密度養殖的品種,進軍小棚和工廠化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我們將控制市場規模,通過提高淘汰率來減少種蝦、幼體、仔蝦的供應,以確保蝦苗品質和生產節奏。
另外,我們更注重研發工作的進展。自我們與華智生物合作后,分子育種確實加速了我們對優良性狀的篩選和挖掘,有許多值得商業化的性狀。我們將爭取在兩至三年內推出具有鮮明特征和特色的品種。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