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人民網:山東青島農產品加工業實現了快速健康發展,去年實現銷售收入411億元,同比增長32.6%。記者昨日從市經貿委獲悉,今年為適應全行業新的競爭形勢,我市專門出臺了《關于實施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工程的意見》,推動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體系加快構建,提高企業技術創新水平,增強精深加工能力。
一家從事水產品加工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這預示著青島農產品加工‘精耕細作’的階段來到了!”
技術創新 大勢所趨
據分析,青島市農產品加工業盡管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水平,但在精深加工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間。隨著歐盟、日本等各項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不斷提高門檻,如何增強全行業的國際競爭力,走出低層次加工的困局,一直令相關企業"撓頭"。
為此,我市主打“創新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和產品質量水平,積極推動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逐步提高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和主導產品的科技含量,逐步在糧油、畜禽、果蔬和水產等行業中形成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促進了農產品加工業又好又快發展。
近幾年的發展事實證明,農產品加工業要實現轉型和升級,加強技術創新是必由之路,也是大勢所趨,我市今年出臺《關于實施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工程的意見》,正是基于這種判斷,從而達到引導、實施、扶持、發展的目的。
深加工比例提高10個百分點
記者從“意見”中獲悉,今年島城將著力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水平,到2012年,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超過2.5:1,四大優勢產業加工轉化率(包括初加工)達70%以上,主要農產品深加工比例由目前的30%左右提高到40%以上。
如何達成這一“精耕細作”的目標?市經貿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了依托創新體系建設,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產品質量和深加工能力的“路徑”:
——加強技術創新和示范體系建設。依托國內知名農產品加工研發機構、駐青高校、科研院所,選擇20家農產品加工重點骨干企業開展實施技術創新專項推進行動,年內建立5-8家青島市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逐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在城陽、膠州、萊西等重點優勢區域及糧油、畜禽、果蔬和水產重點行業,建設1-2處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示范基地,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在糧油、畜禽、果蔬和水產等重點行業,著力突破花生蛋白、酶工程、生物工程、現代發酵工程以及高效分離、殺菌、防腐、干燥等農產品精細加工技術,開發高附加值工業產品、功能性健康食品和配料等,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產后減損和綠色供應鏈產業化關鍵技術,加快新型保鮮、儲運、加工技術及設備的自主開發。
——引進消化吸收一批先進適用技術。立足我市農產品加工業需求,引進一批國際先進、國內領先和企業急需的農產品深加工技術,提升優勢行業技術水平,到2012年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力爭達到發達國家同期水平。充分利用農業部948項目借梯登高,爭取國家引進成熟技術和關鍵設備在我市高校、科研院所、重點企業落戶,加快消化吸收再創新步伐,形成自主知識產權。
——推廣一批重大技術及實用技術。每年推廣10-20項農產品加工適用和重大關鍵技術,以盡快提高我市農產品加工重點行業的技術水平。積極開展技術對接活動,解決企業的生產技術難題,實現技術成果的產業化,同時運用先進技術、工藝與裝備,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瞄準關鍵技術重點突破
記者注意到,往年青島市指導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一般都是制訂全行業發展意見,這次專門以“關于實施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工程的意見”命名,重在突出技術創新的重要性。
有關人士分析,農產品加工企業多為外向型企業,以往“兩頭在外”,只充當了“加工車間”的角色,在技術、品牌等方面都比較欠缺。隨著國際貿易形勢的變化,受人民幣升值、國際市場“綠色貿易壁壘”等因素的影響,相關企業將加快轉型,從低層次加工向精深加工“升級”,提高整體競爭力。
今年青島市在農產品加工行業出臺技術創新工程專門意見,其核心思路就是要推動全市2475家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轉型與升級。記者發現,該“意見”還專門圈定了41項關鍵技術,予以重點突破。如花生黃曲霉毒素、檢測及質量控制技術,水產品中的危害因子的脫除技術,果蔬加工微生物生長與品質變化控制技術,蝦蟹類生物活性物質分離提取與加工副產品的綜合利用與研發等。
可以預見,隨著“意見”的出臺,我市農產品加工業技術創新的步伐將邁得更大,同時將引領相關企業加快轉型。青島君帝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德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農產品加工業的技術水平關乎食品安全,一方面要確保“品質”,也就是產品質量,另一方面要走向高端,通過研發高新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從而確保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任何創新都離不開企業行動。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六和集團、萬福集團、九聯集團、佳元集團、嘉里公司、大洋集團、東生集團、正大公司、康大集團、圣喬治公司等骨干企業今年將繼續擔當“領頭羊”的角色,在《意見》指導下,結合企業實際,在糧油、畜禽、果蔬和水產等領域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引領全行業又好又快健康發展,開創我市農產品“精耕細作”新競爭格局。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