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1日,深圳西部海岸一艘萬噸集裝箱巨輪的鳴笛劃破天際;2008年1月13日,第一條國際航線定期掛靠深圳寶安大鏟灣港區。從此,昔日的海灣不再寂靜,大鏟灣港區開始接受世人關注的目光。
港區條件得天獨厚
據《深圳商報》報道,大鏟灣港區位于珠江口礬石水道東南部,東接寶安區中心城,北臨深圳機場,南距香港20海里,北至廣州40海里,地處廣州-東莞-深圳-香港這一重要戰略發展軸線的核心位置,地理優勢得天獨厚。
這一港區通過珠江水網可與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區溝通,經西江可與我國西南地區聯系,海輪經深圳銅鼓航道或香港暗士敦水道可通達國內沿海及世界各地港口。
它還與正在建設中的廣深沿江高速相鄰,同時港區建設一條專用疏港通道與廣深高速、機荷高速、深惠高速以及深港西部通道等周邊路網銜接,向南可直抵香港,向北可快捷通達華南各地。
港區北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僅3公里距離,待廣深沿江高速開通后,距廣州新機場和香港國際機場也在一個小時的車程內,三大航空港豐富的運力資源和品牌效益優勢都將為大鏟灣港區連接世界提供有利的空中支援。海陸空立體運營格局為大鏟灣港區實現物流無縫接駁,打造中國華南物流中心孕育了無限可能。
一期碼頭如期投產運營
一朝授命,萬險難阻。開發和建設大鏟灣港區擔負著實施“以港強市”、“從大港向強港發展”戰略的歷史重任。自2004年6月動工以來,大鏟灣人經過1200多個日日夜夜的連續奮戰,終于將灘涂和海洋變成了通向世界的港灣,將大鏟灣港區打造成珠江入海口的一粒璀璨明珠。
2007年12月21日,深圳寶安大鏟灣港(一期)4#、5#泊位投入運行,這是國際頂級規劃設計、精良設備配置、一流管理服務的世界級集裝箱港口碼頭。為實現最高生產力,大鏟灣港區一期碼頭選用全套最先進的集裝箱裝卸設備,作業能力超越國際標準,可高效處理當今及將來可預見的世界最大型船只。
港區各項配套工程也是按高標準建設。口岸大樓、港區內疏港大道、變電站、消防站、給水調節站、熏蒸查驗場等設施現已基本完工或部分投入使用。如港區一期碼頭采用國際先進的信息技術系統和國際尖端保安系統,便捷高效,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貨物的清關和查驗程序。并確保碼頭符合最高國際港口保安標準。
總投資約250億元
1998年,交通部和廣東省政府聯合批準的《深圳港總體布局規劃》將大鏟灣港區確定為深圳西部待開發的大型專業化集裝箱港區,港區規劃以集裝箱遠洋干線運輸為主,兼顧近洋、內支航線。
按照規劃,大鏟灣港區岸線總長9210米,擬建6000標準箱以上集裝箱船泊位15個、2000標準箱集裝箱船泊位7個和若干駁船泊位,總投資約250億元人民幣,分四期建設,歷時15年左右。其中一期為3個8000標箱、2個6000標箱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250萬標箱;二期為4個8000標箱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200萬標箱;三期為7個2000標箱泊位和19個80標箱駁船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250萬標箱;四期為4個8000標箱、2個12000標箱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300萬標箱。到碼頭四期工程全部建成,深圳港可新增集裝箱吞吐能力1000萬標箱。
記者了解到,目前,一期碼頭1#~3#泊位正加緊建設,今年下半年將陸續建成投產;二期項目已簽訂合資意向書并完成前期研究工作,現正著力推進項目立項工作;三期陸域形成工程正加緊進行工程設計,爭取下半年動工;四期陸域形成工程已基本完成。
在未來,建設完成的大鏟灣港區將保證經濟活動順暢完成的“后勤服務總站”變成推動經濟活動有效運行的“前方調度總站”,帶領經濟腹地全面發展,并可利用港口平臺調度作用,加強港航合作港區互補,實現貿易往來的雙贏局面。同時,做強做大港區物流業務,形成港區新的核心競爭力,推動大鏟灣港區成為新一代的“智能港”,可進一步鞏固深圳港作為中國華南地區集裝箱樞紐港和中國綜合運輸體系主樞紐港之一的地位。
南方漁網編輯:歐陽洋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漁港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