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電力設備老化,供電不足,高要供電局稱因資金制約短期無法解決
南方農村報訊:近日,有讀者向南方農村報反映,肇慶高要市蓮塘鎮的水產養殖集中區,電力設施老化、供電不足的情況存在已久。最近天氣炎熱,魚蝦養殖用電需求很大,受此影響,有2000多畝水塘的養殖戶無法正常用電,養殖戶負擔較大。
線路老化由來已久
7月底的一天早上,蓮塘鎮的養殖戶老區剛一睡醒,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自己養殖場里的電壓表,最近天氣炎熱,魚塘需要多開一開增氧機。
320-340伏,電壓表的指針無力地在這個區間里擺動,這樣的電壓,根本無法帶動額定電壓380伏的增氧機,老區只能無奈地坐下喝茶。“這里的電壓太低,也很不穩定,經常燒壞電器,我曾經一晚燒壞了7臺增氧機,原來買的電冰箱、穩壓機,統統燒壞,現在連投料機也用不了。”在蓮塘鎮的荔枝村委會一帶養魚快6年了,老區一直很頭疼用電的問題。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蓮塘鎮荔枝村委會和波西村委會的魚塘長久以來,受到電力設施落后的困擾較嚴重。去年以來,波西村委會大部分電力設施得到了更新,但仍有部分地方,以及荔枝村委會的水產養殖區,共有2000多畝魚塘無法正常用電。
在當地一位養殖戶的指引下,記者看到了唯一一臺1999年安裝的380伏變壓器,周圍2000多畝魚塘的用電全部靠它供應,而在正常情況下,此類變壓器的供電范圍應為半徑500米左右。但在一片片魚塘中,從那臺變壓器連接出來的電線經過多次分拉,線網如樹枝般散布,由于電壓不足,多處線路反復燒壞,不少電線變得像裹滿了紗布一樣。
“從1999年到現在,變壓器安裝的時間太久了,線路也老化嚴重,連變壓器旁第一家養殖戶都無法正常用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當地村民告訴記者,在變壓器旁的第一家養殖戶,得到的電壓只有350-360伏,連普通的葉輪式增氧機都無法正常使用。
“我的增氧機只能輪流一個一個開,而且連每口塘放一個增氧機都做不到,計算下來,每80畝水面才有一臺增氧機。”這位養殖戶還告訴記者,以他的魚塘為起點,再遠500多米,電壓只有330伏左右;距離再遠些,到了荔枝村委會和波西村委會的交界地帶,電壓還不到220伏,連電視機都開不了。“我們只能商量好,相互錯開用增氧機的時間,但如果碰到天氣突變,或者炎熱時間過長魚兒發生浮頭,沒有電用,就只能用增氧劑,但那也是治標不治本,眼看著魚死掉也是沒有辦法。”
供電局:最大掣肘是資金
8月1日,南方農村報記者就此問題來到高要供電局,該局營銷部負責人表示,荔枝村委會水產養殖區的變壓器是1999年到2000年的低壓線改造工程中換裝的,當時是一臺容量為250千伏安的10千伏變壓器,輸出電壓為380伏。2000年完成改造時,該變壓器的容量已經比改造前擴大了約一倍。2005年,該變壓器又更換為400千伏安。但近年來,當地水產養殖業發展很快,大大超出了電力部門當年預計的范圍,所以導致了供電不足,用電緊張的情況。
同時他還透露,供電局每年的工作計劃,是在廣東電網公司的統一安排下,根據每年年初的資金安排情況,按照高要各地用電需求的輕重緩急不同來布置的。通常優先解決居民的生活用電問題和重大電力安全隱患。
而荔枝村委會水產養殖區一帶面積廣闊,電路改造需要的物資和資金量較大,而且各地用電形勢也較緊張,今年的計劃沒有安排這項任務。
供電局辦公室負責人也告訴記者,對于荔枝村委會水產養殖區這樣的問題,如果養殖戶的要求比較迫切的話,可以按照政府的提議,采取當地政府出資20%、村委會出資20%、供電局出資60%的比例來盡快籌措資金,但村委會這一部分籌措較難。供電局人員也表示,去年供電部門曾對此問題提出一個計劃:低壓線部分由當地村委會出資,其余部分由供電局負責出資,共同完成當地供電設施的改造。但由于村民反對,村委會無法提供資金而擱淺。
記者采訪時,供電局提供了對當地電力設施改造的所需物資用品列表,其中占資金最大一部分為低壓電線,僅改造主線就共需1700多米線路。“除了資金和設備,還有不少別的問題。變壓器的合理供電范圍為半徑500米左右,如果要改造,要考慮變壓器的重新設點布局;而且假設變壓器的容量再增大,按照安全規定就要建造相應的設施,這就涉及到土地的征用問題,十分復雜,今年的計劃沒有安排,我們力爭明年解決。”供電局營銷部負責人說。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