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日報訊: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漁業站認真執行全縣“大力發展以集中養殖為重點的畜牧業和冷水魚為重點的特種養殖業”的養殖業發展思路,積極籌建漁業養殖示范點,引進優良品種和優質魚種,為進一步開發全縣漁業生產資源,大力發展特色養殖,拉動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近日,武山縣繼在山丹鄉賈河村、龍臺鄉董家莊村開展虹鱒、金鱒等冷水魚品種養殖試驗示范之后,今年在馬力鎮王家門村又新建了新的冷水魚養殖示范點。該村冷泉水資源豐富,據傳當地共有99眼泉水,經過調查,目前泉水流出地表的有三個大泉眼,水流量較大,水質好,泉水和榜沙河水摻和使用既保證了水的流量又穩定了水溫,增加了溶氧,是養殖冷水魚的最佳水源,加之該村社會經濟條件較好,發展冷水魚養殖潛力較大,年初宣傳引導當地村民租地1.5畝,新建流水池塘560平方米。目前,工程建設已基本完工,計劃近日投產,該示范點建設將會帶動當地冷水資源開發,逐步形成冷水魚產業,并為其它養魚戶提供魚苗魚種服務。在開展漁業新品種試驗示范的基礎上,漁業技術人員積極引導農戶提升品種檔次,提高養殖效益。在2006-2007年引進虹鱒、金鱒、七彩鮭等冷水魚品種取得成功之后,縣上又投入專項資金,進行鱘魚養殖試驗。
中華鱘被人們稱之為生物“活化石”,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物種,近年來各地都在廣泛開展引進該品種和其雜交品種供養殖食用,該魚類大多適宜在清澈透明的微流水中生長,溫度范圍較寬,俄羅斯鱘適溫偏冷。鱘魚產品屬高檔水產品,卵有“黑色黃金”之稱。武山縣此次引進的品種屬雜交鱘類,種源來自中國水產研究所。共引進200尾,每尾150克,5月12日在龍臺冷水魚試驗場投苗,預計10月份將達到每尾500克左右。該試驗成功后將在全縣范圍內推廣。經過近兩年的發展,武山漁業養殖在全縣范圍內迅速擴大,近日漁業站通過省、市漁業技術推廣部門,為養魚戶訂購良種魚苗總計51萬尾,其中草魚29萬尾、鯉魚15萬尾、花白鏈3萬尾、高背鯽3萬尾、彭澤鯽1萬尾。省漁業技術總站將統一從湖北引種至蘭州,然后再通過市、縣漁業部門分送到各養魚戶,此舉深受當地養魚戶的歡迎。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