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長江商報訊:其娃娃魚繁殖保護基地規模目前已成湖北“老大”
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大學畢業生王臣斐就將所養的娃娃魚從400尾繁殖到4300尾,成功打造出湖北最大的娃娃魚繁殖保護基地。近日,這名年僅24歲的小伙子接受記者采訪時“夸下?凇保骸拔乙4年內,將現在這個娃娃魚繁殖保護基地打造成國內最大的!
上大學時就立志回家養魚
王臣斐的干練老成簡直無法讓人相信他只有24歲。他去年6月底從華科大武昌分校畢業,出生地十堰茅塔鄉王家村龍船溝是娃娃魚的原產地。龍船溝水潭密布,溪流清澈,氣候、海拔等自然環境非常適宜娃娃魚生長繁殖。當地村民常在河灘上拾到受傷的娃娃魚。
王臣斐大學時就明確了方向:畢業后回家養魚,因為娃娃魚具備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2003年,王父開始投資繁殖娃娃魚,當年獲得成功,繁育了86尾。大一時,王臣斐就做了一件讓父親刮目相看的事情:將省水漁政一名享譽國內外的工程師成功邀請到基地現場進行技術指導。
他通過實地調查及相關資料了解到:二十年前國內娃娃魚分布在陜西、湖北、湖南、江西等全國多個省份。如今娃娃魚分布區域不斷減少,在多個區域內已經滅絕,以高山溪水為代表的陜西漢中和湖北十堰的開發保護則做得較好。
一場洪水沖走娃娃魚
2005年,該繁育基地娃娃魚數量達到2007尾。2006年,基地發生了養殖戶最忌諱的事情——遭遇洪水,相當一部分娃娃魚被沖走,數量暴減至400尾。
看著數量大幅下降,王臣斐心里明白,如果技術不成熟,僅依靠經驗很難將基地做大。大四時,學生自主支配的時間明顯增多,王就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撲在在娃娃魚養殖上,先后多次到外地“取經”!靶〉金B殖技巧、資金運作,大到相關政策規定,都作了系統研究!
為了使基地具備防洪功能,王臣斐自籌資金200余萬,圍塘筑壩,全力打造娃娃魚的“搖藍”。記者在現場看到,挖掘機仍在工地上轟鳴,基地已具雛形。站在基地上高處,他指著那條大壩說:“那可不光是用土,還是用錢、用血汗壘起來的!
在王臣斐的精心呵護下,去年,基地的娃娃魚繁殖數量增至4300尾,比上一年增長了約十倍。
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從事娃娃魚養殖和保護,這讓造訪的中科院水生所專家汪建國連聲感嘆:“這年輕人不容易!”
立志打造國內最大娃娃魚基地
這個自認為“性格倔強”的年輕人計劃用四年時間將該基地打造成國內最大的娃娃魚繁殖保護基地!鞍l展模式是以十堰大鯢繁殖基地為背景,商品魚養殖為左翼,全國部分高端市場開發為右翼,用市場操作、科學保護的方法,有序開發,廣開合作渠道,成就大產業!
創業路從來都不是一馬平川,擺在他面前的一大擔憂是:不少村民均在開發此產業,表面上湖北、陜西這兩個產苗大省使種群數量呈幾十倍地增長,但大量原種被雜交,變相地損害了原種的保留。
令人尷尬的是:政府管理引導及科研工作都有不同程度的滯后!跋M哟髮υN的管制、引導及扶持力度,投入相關科研資金,同時有序開放市場。”根據相關規定,目前市場上只能銷售符合特定條件的子二代娃娃魚。王臣斐計劃將來數量做大了就進行娃娃魚放生,“既要開發也要保護,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