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這些年來,我一直告訴魚友們缸內水循環要盡量保持每小時10-20次。這需要一個高輸出的
水泵來完成。如果你的底缸只有主缸10%的儲水量,底缸內水交換可能達到100-200次每小時,水流過于湍急。談到這種類似海嘯的效果,Marc建議降低底缸內水流速度,控制在5倍或更低。他的方法是使用封閉的循環(濾筒)或增加造流以達到主缸10-20次每小時的循環效果。這樣做意義重大,因為底缸的設備將更有效的發揮作用、減少噪音和小氣泡。
你可以利用礁巖中心的“水流損失計算方法
head loss calculator”計算自己系統的水流需要和泵頭功率。這個方法很簡單,值得一試。同樣這個方法也可以用來計算封閉線路內的水流。計算時要去掉淹沒在水中上水管的長度,因為這部分高度無需水泵作用,只有摩擦損失。在以后的文章中我們會介紹如何設計封閉管路。
如果你已為
魚缸找到了合適位置,并開始水循環了,那么下面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用自來水測試整個系統。即使是魯班再世,也不可能完美無缺,如果有漏點,用自來水測試總好于海水。海水本身比較昂貴,而且泄漏的海水還會腐蝕周圍的地毯。在裝滿水前,要先確定日后系統的標準水位,然后把水加到該水位,隨時觀察是否有泄漏。一旦填滿,打開水泵,再次檢查泄漏。循環檢查要持續1-2小時,如果一切ok,讓系統運行一晚,第二天早晨,如果地面干干凈凈,意味著成功了。
調平魚缸
當魚缸內盛滿水后四角的水位高低不同,就可以判斷地面某處不平。最好的校正方法是用魚缸內的水位衡量。測量四角水位高低,如果存在差異,最好還是墊起來,但決不是在缸內充滿水的時候,那樣做很可能傷到自己甚至破壞魚缸。記下需要調整的尺寸,然后制作好適當的墊片,清空缸內水后墊進去。有些魚友認為稍有不平沒什么大不了的,不過我還是盡量矯正它,避免不規則的溢流,使系統得到更好的水流。
如果你不打算馬上向系統內添加設備,那就把水留在缸內。如果水中有含磷酸鹽的防腐劑可能會附著在魚缸壁上,這什大不了,替換成海水就沒事了。使用海水前,我喜歡用純水清洗魚缸。如果你有純水機,最好用純水清洗一下整個系統。
放鹽時間
好吧,好吧,我已經看到大家眼中焦急的目光了。你可能在說快放鹽吧!如果你想,完全可以。如果系統沒有泄漏,安放平整,鹽水沒什么壞處。市場上有很多品牌,或者你住在海邊。礁巖中心新手論壇的Paul B就從紐約長島獲取海水,已經使用了很多年。盡管Paul B由于在該海域游泳而患上了皮疹,但他的魚和無脊椎動物生活得很不錯。
其他人,則需要人工海水(環保署稱其為SOW,魚友們更習慣于叫它ASW)。有些人工海鹽已經是老品牌了,有些忠實的用戶,“Instant Ocean”就是一個久負盛名的品牌。我在文章中很少提起某個品牌,因為市面上的品牌太多,無法一一試用。Instant Ocean (IO)的混合比中鈣和鎂含量較少。純魚缸內使用區別不大,如果飼養硬骨珊瑚(sps),需要加些鈣。不管你使用什么品牌,各種元素都會出現損耗,所以鈣含量稍低不是問題。在礁巖中心有很多關于選用海鹽的投票帖子,你可以比對各種品牌。還有很多關于海鹽的熱門討論,Randy Holmes-Farley在最近的一個主題中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海鹽的制造也不得不改進”選擇一種你喜歡的,如果大量購買還能得到些折扣。
目前,一加侖的水需要配1/2杯的人工海鹽,各種海鹽水和成份不同,這只是個大概的比例。有些品牌每批產品混合比都不同。我們的目的是把海水比重調整到1.025-1.026之間,有什么特別的嗎?實際上有些小小的科學。純水每加侖重8.34磅,特定的比重是為了表示特定的密度,對于液體,純水就是標準的比重,即1.0000。海水中有3.5%各種鹽類溶解在其中,增加了密度,每加侖海水重增加到8.577磅。如果用8.557除8.34得出1.026,這個數值正好是海水的比重。有一種小工具叫比重計,可以浮在水中,上面有刻度。水平面到達的刻度就是水的比重。有些比重計使用浮臂,但懸浮式更精確。如果要得到更精確的數據,可以使用折射計。當光通過液體,它的速度改變與液體密度有關。通過測量光速的改變,我們可以測試液體的密度。如果你能愿意花這筆錢,這是最好的選擇(要確定你所買的產品有自動溫度補償功能)。我可以繼續討論下去,但是Marc在這里“How to Change Water in Your Reef Aquarium”說得更詳細。我不太會像Marc那樣善于使用圖片和建議,無論是填滿一個新缸還是一次日常換水,都要很好地完成配比工作。
加熱
Marc提到過在水注入魚缸前進行加熱。填滿新魚缸沒有必要。你一定在計劃飼養熱帶礁巖生物,那意味著水溫需要超過室溫。世界上熱帶礁巖區域的平均溫度略低于華氏82度。距離赤道越遠,變化越大。但是溫度低于華氏76度的地區幾乎很難發現礁巖生態。弗羅里達地區的礁巖生態得益于來自南部的溫暖洋流。因此我們需要加熱器來提升水體溫度。
我說的加熱器不止一個,而是復數。一個昂貴的礁巖系統使用一個加熱器是遠遠不夠的。我一般使用3個或更多。主缸內一個,底缸一個,第三個備用。我把主缸和底缸的溫度設定為華氏80度,備用加熱器設置為華氏78度。針對100加侖水的魚缸,我習慣給主缸用150瓦的加熱器,給底缸用250-300瓦加熱器。底缸使用的功率大些是因為它水流速度和散熱都比主缸快。我還在底缸內安置了備用加熱器,一般情況下,系統容積越大,加熱器需要的功率越小。小缸內每加侖需要5-7瓦,100加侖以上的系統,平均只需3瓦或更少。因為水體容積越大,吸收熱量越多,保存熱量能力越強。確實,加熱起來要很長時間,不過你只需加熱一次。總體上會省電,第一次加熱是鋪墊過程。
當今時代,大多數魚友選擇潛水鈦合金加熱設備。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較為便宜的所謂堅固玻璃或塑料外殼的加熱棒。但當一塊活石砸在玻璃加熱棒上時,已悔之晚矣。加熱器破碎并非小事,海水與它內部的金屬銅接觸后會導致銅離子泄漏到系統中,那將會是一場災難。所以收起你的玻璃加熱棒,使用鈦合金的吧。
將加熱設備潛入水中底層容易隱藏,它還有一個優點,可以使熱水形成上升水流。如果加熱器在水底,正是水溫最低的地方,可以提供熱循環。也許你在系統內添加很多機械造流設備,可是隱藏加熱器的角落一定是水流較慢的角落。熱循環恰恰解決了這個問題。無論怎樣,都不能把它埋在底砂中。底砂中的水循環很不好,而且加熱器很容易加熱過度損壞。因為加熱器的感溫控制元件與加熱元件分別位于兩端,當選用這樣的加熱設備時,要防止水流不暢造成一端加熱過度損壞。有時鈣藻的生長也會阻礙加熱。如果有必要,可以取出清理,取出前,先斷電15分鐘。
現在的加熱器刻度幾乎精確到半度。你可能仍堅持使用缸內溫度計,觀察水溫顯示。我喜歡舊式的貼在魚缸壁上,有些人喜歡電子的,有點太精確了。不要使用貼在魚缸壁外的溫度計,玻璃會阻礙熱量的傳遞,導致不精確。
蛋白分離器
如果你有純水機,很好的燈光,適當的水流和溫度控制,萬事具備,只欠一些活石就可以開缸了。好吧,這里還有些設備你將會需要,不過你已經具備了核心的設備了。下個月,我將會介紹活石、底砂和其它機械過濾器材。本月我要談兩個過濾設備,第一個嚴重推薦------蛋白分離器。雖然它不是標準的過濾器材,卻是去除多余有機物和無機廢物最好的設備。價格不菲,物有所值,它可以維持水體清潔,有效地輔助生物過濾。
蛋白分離器利用水中污染物質與空氣和水的親和力相差無幾的原理。哈哈,我聽到來自礁巖中心化學專家Darn的嘲笑了,不過這里是新手角。平靜的魚缸水面上可能會有油膜,它們實際上是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室內灰塵和其他飄浮在水上的雜質構成的薄膜。蛋白質分子一端是親水性的,一端是排水性的。最終的結果是它們聚集在魚缸內空氣和水的交界處。
所有的蛋白質在魚缸中分解后都會產生含氮廢物和氨。在源頭除掉蛋白質減輕了生物過濾負擔。你可以把紙張漂在水面上去除蛋白質膜,但會快就會再次聚集。使用蛋分,就可以持續的排出蛋白質。如果攪拌雞蛋清,空氣與蛋清混合形成氣泡,這就是蛋分原理。它把氣泡加入水中,把蛋白質和其他有機分子吸附,帶到液體表面,氣泡收集的蛋白質隨著氣泡的融合擴大形成氣泡沫被排出魚缸。作為附加作用,很多金屬元素吸附在蛋白質上,一同排出缸外。唯一的缺點是鈣也會隨之流失,不過有規律的換水可以彌補這一切。
我們希望蛋分內的氣泡細密。氣泡越小越多提供分子吸附面積越大。但又不能過于細密,這樣會影響氣泡上升的浮力。同時我們還需要氣泡在圓筒中上升時與分子有足夠的接觸時間,盡量多吸附分子。以前,氣泡塔越高效果越好。高個子蛋分能夠使氣泡有更多時間接觸分子,排出更多蛋白質。這或多或少的有些難以處理。有的蛋分高10英尺或更高些,不便隱藏,F在的技術允許縮小蛋分的尺寸,并保證氣泡與水接觸時間。經常是水和氣體朝相反方向運動,氣泡在容器中旋轉上升,增加接觸時間。許多很優秀的蛋分可以直接放在水族箱支架內,不用花費多余金錢安置。價格昂貴的蛋分不一定比它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價格的產品效率高多少。如果你有個小缸沒有底缸,有些壁掛式效果也非常不錯。那些沒有蛋分的兄弟們,如果你能買得起,物超所值呀!以前的reefkeeping有很多介紹蛋分的文章(Skimming Basics 101 and What is Skimming?),將會告訴你更多。還可以到Reef Central DIY Forum,學習如何DIY蛋分。
附加設備
回到Marc的底缸專欄,你可能會注意到,他還提到了附屬設備。他的底缸中至少有七八樣設備。其中一項他提到但沒有使用的是紫外殺菌燈。短波紫外線對微生物和細菌具有致命的傷害。它可以消滅水中所有生命。使用紫外有兩個關鍵因素,一是光照輸出功率,另一個是光照時間。如果上水速度很快,則需要更高功率和更長的流經路線。
是否必須紫外燈,我不做評論。對于普通家用水族箱,如果有病菌侵入,在紫外燈殺死它們之前,所有的生物都面臨感染的危險。如果系統是個有底缸的綜合系統,它早晚會派上用場。在上水線路上安裝紫外殺菌燈,可以有效地阻止病毒的入侵。它也很適合治療缸和隔離缸使用,因為那里水流緩慢,缸也很小,可以使用功率小一些的。如果要我選擇購買更好的燈光還是紫外殺菌燈,我總是選擇前者。
另一個重量級設備是臭氧發生器。臭氧在水中扮演兩個重要角色。與紫外一樣,它可以殺死微生物,但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分解大分子有機體,使它們更容易排出系統外。不足是要控制臭氧的發生量,如果過量會危及水中生物。我們通常用氧化還原控制器來控制。
Put simply, ozone lowers the Oxidation-Reduction level in the tank while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creases it.臭氧控制器可以使臭氧分解水中的有機體,但是一定要將含量控制在無毒的范圍內。臭氧與活性炭結合使用,可以使水質如水晶般清澈,使水中幾乎找不到溶解有機物?紤]到設備的昂貴,只有財主級魚友才考慮使用。Randy Holmes-Farley在這方面有3篇文章,詳細講述了如何運用臭氧。
炭
剛才我提到了活性炭,現在我們就來說說吧;钚蕴渴歉邏赫羝幚磉^的炭,在某種程度上很像Quaker Puffed Rice™,膨脹多孔。一克活性炭可能有數百平方英尺的表面積可以吸附有機物質。蛋分和細菌都不能處理的物質,它卻可以吸附。最重要的是它是極其廉價的。注意選擇磷、灰燼含量低的活性炭。灰燼含量高的活性炭可能引起缸內ph值巨大波動。水族用活性炭通常經過酸(希望不是使用磷酸)洗去磷酸鹽和灰燼的處理工序。
我們可以把活性炭放在過濾絲襪里,吊在底缸下水口處,但那樣使用效率就大大降低了。我建議放入慮筒,花費不高,75美元以內就可以搞定,它的工作效率很高。把它放在底缸上方,去除系統內的有害物質,價格低廉。
其他慮材
你的磷酸鹽含量高嗎?將磷酸鹽過濾海棉和氧化鐵顆粒(GFO)也放進慮筒,你就可以除掉磷酸鹽了?梢酝瑫r使用活性炭和GFO,但不能混合在一起;钚蕴康幕钚砸话憔S持兩周,而GFO可以持續使用兩個月之久。分別放在不同的容器內,單獨更換。
攪動底沙在系統內引起一次沙塵暴?在濾筒內放置一個納米過濾器材料,1個小時內就可以平息。實際上,這種方法也能清除致病的有機物質,而且要比紫外殺菌燈更快。總之,小型慮筒對于一個未成熟的水族箱有很大意義。
Marc提到的設備都是很方便的。自動補水能夠維持底缸內水位,每天加一杯水也是很必要的。如果DIY你可以節省更多。
Kalkwasser(石灰水)反應器可以提升ph值,提高堿度,增加系統鈣含量。也可以用一個膠皮筒,把水和石灰粉混合攪拌,沉淀后,你就自制了非常好的石灰水,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鈣反應器可以增加魚缸內的鈣,而不提高ph值和堿度,還也可以在本地寵物店買到鈣媒。除此之外,嶄新的系統一般不會遇到缺鈣的危機。簡單的換水就能維持平衡。
這些我們將在今后更多的討論,如果不是中彩票一夜暴富,沒有必要在新系統中配齊這些設備。
編輯:羅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