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日韩国产另类,香蕉碰碰人人a久久动漫精品,久久久久成人亚洲精品,成人在线激情视频,海外加速器试用三天

首頁 | 水產新聞 | 獨家專題 | 漁商阿里 | 漁資團購 | 水產人才 | 市場行情 | 水產技術 | 對蝦網 | 會議展會 | 水產視頻 | 水產論壇

企業推廣

  • 資訊
  • 技術
  • 產品
  • 企業
  • 招聘

搜魚高級搜索對蝦  羅非魚  金鯧魚  草魚  石斑  泥鰍  黃鱔  海參  小龍蝦  鰻魚  大閘蟹  

中國水產論壇
當前位置:首頁 > 水產新聞 > 國內新聞 > 養殖新聞 > 淡水養殖 > 養殖綜合 > 正文

監利:從避水農業向載水農業跨越 (圖)

發布時間:2008/5/7  來源:湖北省人民政府網  編輯:  我來說兩句我來說兩句(0)
旺旺好漁資電商平臺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湖北省人民政府網消息:

圖為:網箱遍野

圖為:豐收時節

圖為:水美魚肥

圖為:快樂漁家

圖為:水鄉風光

  前不久,農業部漁業局負責人來監利考察水產養殖業,當他們在汴河、棋盤等鄉鎮參觀了10萬畝連片河蟹養殖后,連聲驚嘆:震撼!震撼!

  對于低湖地區的監利人來說,這種“震撼”的背后,寫滿了他們與水抗爭的動人故事,寫出了由“避水農業”向“載水農業”跨越的嶄新篇章。

  載水農業犁出的科學發展之路

  “發展載水農業,都是讓水給逼出來的。”監利縣水產局局長陳紅星說。荊州有四湖,洪湖是鍋底。監利就處于這個鍋底或鍋底的邊緣。為避水災,為向低湖田要糧,幾十年來,該縣大規模圍湖造田,高筑堤壩,保糧食生產,這種違背自然規律的做法,常常受到懲罰。

  監利人清楚地記得,1991年夏天,瓢潑大雨連降10余天,該縣成千上萬畝早稻被淹死。從1996到1999年,又逢“四年三水”,監南地區汪洋一片,每遇水災,上級部門都要組織工作組,每年都要排澇數月,每年換來的是糧食減產和巨額的抗災支出。于是形成“越澇越筑堤,越筑堤越澇”的惡性循環。

  1998年特大洪澇災害過后,深受漬澇災害之苦的監利農民,為提高低湖田的抗災能力和經濟效益,創造性地將低湖田開挖成了寬溝寬壟相間、排灌便利的“回”字型田塊。壟上灌淺水種稻、植蓮,溝里盛水養殖魚蝦鱉蟹,畝均年收入是單純種水稻的6倍以上。因以載水為主的田塊呈“回”字型,當地農民稱其為“回形池”。“回形池”帶來的可觀經濟效益給監利人以深刻啟示:與其盲目地和大自然對著干,一味地排水造田,投入大收益小;還不如順著水的規律,發展載水農業,開展水產養殖,反而會得到投入小收益大的效果。

  四大板塊奏響的水產之歌

  3118平方公里的監利,水產資源十分豐富,水域面積占國土面積的20%。近年來,該縣響應省政府“創建水產大縣”和荊州市委“重抓水產”的要求,以水產開發為重點,以小龍蝦野生寄養為切入點建設水產板塊,形成發展水產業的強勁態勢。尤其是去年以來,該縣完成水產開發面積19.16萬畝,其中開發精養魚池3.69萬畝,開發回形魚池15.47萬畝。全縣四大水產板塊初具規模:四大板塊包括以監南低湖區橋市、棋盤等鄉鎮為重點的30萬畝河蟹板塊,以棋盤、程集等地為重點的40萬口網箱養鱔板塊,以汴河鎮、福田寺鎮為重點的30萬畝小龍蝦稻田野生寄養板塊,以監中周城垸、毛市鎮為重點的15萬畝精養高產板塊。全縣水產總面積達75.36萬畝,水產品總量達15.26萬噸,漁業產值達16億元。水產業為全縣農村人均純收入提供的份額占到三分之一。

  監利上下形成了大抓水產、抓大水產的氛圍。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其一,抓好重點鄉鎮。監中、監北主要對廢舊老精養魚池和回形池改造升級,按精養魚池一步到位。沿湖鄉鎮主要是新挖回形魚池和做好老回形魚池提檔升級。把棋盤、橋市、汴河、福田等鄉鎮作為四大水產板塊的龍頭進行培育。

  其二,抓好大戶培育。如在常規精養方面,推出了周城垸養殖大戶張詩斌,畝產養魚達1500公斤。網箱養鱔推出了汴河養殖大戶柳月良,養鱔260口網箱,年產量10400公斤。河蟹養殖推出棋盤鄉張相文,回形池養蟹1000畝,純利180萬元。稻田養蝦則推出汴河鎮的朱思勇等人。通過大戶的示范,帶動其它農戶的發展。

  其三,抓好示范樣板。縣委書記、縣長各辦1個萬畝水產生產樣板。鄉鎮3名主要領導各辦好1個500-1000畝水產生產樣板。每個鄉鎮辦好連片開發回形魚池1000畝和連片開發精養池500畝兩個開發樣板。

  其四,抓好優化模式。通過摸索,該縣主推了4項模式,即小龍蝦稻田野生寄養技術模式、回形池種草養河蟹技術模式、池塘網箱養鱔技術模式和精養池“80:20”模式。

  農民自愿是水產發展的動力之源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必須把農民的積極性和政府的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合力,方能修成正果。否則就是“剃頭師傅的挑子——一頭熱”,很難有所作為。縣水產局局長陳紅星這樣談到。

  去年冬季的一天,天剛朦朦亮。汴河鎮王垸村村委會門口便擠滿了近百名村民,他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都怕錯過了上午的抽簽。原來,王垸村一組剛剛開挖了40口精養魚池,組里50多戶都搶著要。這可讓村支部書記李花清犯難了。怎么辦呢?最后,村委會決定讓村民通過抽簽來進行分配。

  這樣的場景眼下在監利縣隨處可見。農民發展水產的熱情,點燃了農民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農民們正以發展水產為核心的產業結構調整的具體行動,描繪著低湖地區新農村建設的美好前景。

  面對遼闊湖區連綿成片開發出來的魚池,一個個成規模的水產業基地,王垸村70多歲的老支書李文梅說:“如果沒有群眾自愿,這樣大面積的水產開發怎么搞得成!我們這里是‘三區’:湖區、革命老區和邊遠地區,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富裕過,這都是搞水產帶來的好處。”

  農民投身于水產的積極性來自于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以王垸村為例,該村緊靠洪湖,是遠近聞名的“水袋子”,大部分是低湖冷浸田,以前種糧食,產量低不說,每年光排灌費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辛辛苦苦一年每畝毛收入不過400元左右,只能混個肚兒圓。如果把低湖田改造成了精養魚池,養殖河蟹與小龍蝦,平均每畝純收入都在1000至2000元左右,是種糧食收入的5倍以上。并且,水產養殖的勞動強度比種糧要小得多。該村養殖大戶李秉謙說,以前種稻谷,每到插秧、收割都要請工幫忙,現在一般15畝魚塘,夫婦兩人就能輕松應付。

  陳紅星介紹,全縣80萬畝低湖田原來種糧食時,每畝地至少需要200元的排灌費。發展以水產業為主的載水農業,排灌開支節省1500萬元左右。

  找到了特色水產養殖這條見效快、收益高、勞動強度小的致富路,自2000年以來,長期困擾于低湖田水患的農民紛紛開挖精養魚池,養殖小龍蝦、河蟹、黃鱔等特種水產品,近年來更是形成了水產業發展的高潮,養殖規模不斷擴大。

  政府服務是發展水產的保障之基

  今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因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該縣漁業遭受重創。新春伊始,監利縣委、縣政府積極領導農民抗災救災。一是向上級漁業部門報送相關資料,力爭上級支持;二是積極組織漁民前往安徽、江蘇、上海等地采購蟹種,進行補種和投放;三是開展魚種余缺調查與調劑;四是大力提倡春補當年受益品種,小龍蝦春補面積達到15萬畝以上。這是監利縣政府服務水產業的一個縮影。

  全國水產養殖專家、省水產研究所高級工程師舒新亞說:發展水產有市場波動的風險,但最大的風險還是農民不懂技術的風險,水產疫病爆發對農民是毀滅性的打擊。政府有責任、有義務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舒新亞是監利縣水產局聘請的技術顧問,每月定期要來監利縣一次進行小龍蝦養殖技術講座和培訓指導。自去年5月份以來,他巡回于監利的10多個鄉鎮,為1萬多名農民傳授養殖技術。

  發展水產業,政府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荊州市委書記應代明說,大力發展水產業,政府的角色定位應為建設施、教技術、搞服務。為抓好水產,監利縣成立了縣水產工作領導小組,縣委書記任組長。該縣在水產開發工作中,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和首創精神,問計于基層,調整和集并土地,形成規模化養殖的基地模式。紅城鄉建設南港湖5000畝城郊水產生態園,牽涉1個漁場和5個村的農田調整。因采用“政府引導鼓勵,老板出智出資,公司運作管理,農民入股分紅”的運作模式,使農民和企業迅速形成了一個緊密的利益共同體,順利化解了原來設想中困難重重的土地集并矛盾。

  監利縣政府服務水產業體現在規劃上,即按照“揚長避短,體現特色,相互兼容,共同發展”的原則,將水產發展定位于全省水產強縣,制定三年發展規劃。該縣制定的“一帶三廊四大板塊”區域水產規劃,既大氣又分工精細。

  在政策扶持上,該縣信用聯社每年投放6億元的農業貸款重點傾斜水產發展。對新建集中連片達300畝以上精養魚池的按每畝100元以獎代補,由縣財政列支。

  從去年開始,該縣已投資1700萬元,開始啟動水產業配套工程,在漁業基地建立大排大灌、大溝大渠、大進大出的配套設施。圍繞漁業基地,解決水產品運輸的兩條全長近40公里的主要公路開工建設。

  為給水產業發展營造安定的社會環境,該縣在各個鄉鎮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偷盜、投毒、強買強賣、欺行霸市等違法犯罪行為。堅決杜絕對水產營銷“吃、拿、卡、要”行為。(袁呈彥 李詩模)

  [鏈接]:監利水產的2008

  1.主要抓好“一帶三廊四大板塊”建設。“一帶三廊”是:一條沿螺山干渠30公里名特水產養殖帶,汴河至周河線、楊林山灌渠線、朱河至桐梓湖線三條“十里水產長廊”;“四大板塊”即:以橋市鎮為重點的30萬畝河蟹板塊,以棋盤鄉為重點的50萬口網箱養鱔板塊,以汴河、福田寺鎮為重點的30萬畝蝦稻連作板塊,以黃歇鎮、毛市鎮為重點的20萬畝精養高產板塊。在此基礎上,形成漁區大循環、板塊大連片的新格局。

  2.新開發精養漁池3萬畝,回形池8萬畝。監中監北主以老漁池改造升級、廢棄魚塘和回形池改造成精養為重點,監南沿洪湖地區以回形池改造達標為重點,實行“大改小、陡改緩、淺改深、粗改精細”,單口回形池面積原則上在30畝左右。

  3.提高水產養殖效益,努力推廣優化模式。一是逐步退出傳統模式,克服精養漁池等于四大家魚這個觀點,主推精養漁池高產80:20模式。二是穩步發展網箱養鱔模式,在種源沒有妥善解決的前提下,全縣總體上將網箱養鱔數量控制在50萬口以內。

  4.開展標準化生產,努力發展健康養殖。一是辦好農業部下達的周城垸漁場健康養殖示范點,全面引入健康養殖的觀念和經驗,以便在全縣推廣。二是抓好無公害產地和產品兩個認證工作。三是抓好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四是制定全縣水產品地方性質量標準。

  5.堅持貫徹漁業法規,努力改善生產環境。加強《漁業法》的宣傳,不斷增強漁民懂法守法意識。建立和完善以養殖證為主的漁業管理制度,2008年發放養殖證5000個。繼續抓好長江春季禁漁和水上安全生產管理。深入開展有關專項整治,從源頭上保證水產品生產質量安全和保護水生生物資源。突出抓好漁業水環境監測,對破壞漁業水質的行為依法從嚴查處。

  6.堅持發展漁業產業化,努力開展對外招商引資。注重創建和發展各種專業協會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做到一品一個專業組織,一鄉一個行業協會。發揮現代工業的帶動作用,重點扶持福娃、越盛、天和等規模加工企業,力爭水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30%以上。注重創建水產品牌,建立出口創匯漁業生產基地。逐步實現養殖的網絡化經營。

  [言論]:“載水農業”的啟示

  從“避水農業”向“載水農業”的跨越,監利人用數十年的艱苦摸索,用沉重的學費教給了我們一些看似簡單、卻又很深奧的道理。

  人,當然不是大自然的奴隸,但也不是大自然的主宰。在這個蔚藍色的星球上,人與自然是唇齒相依的一家人,彼此尊重才能互榮互惠。只有當我們順應大自然的規律,用理性、科學的頭腦利用大自然時,人民就會得到福祉。否則,人民就會遭殃。

  農業結構調整,其出發點必須是以比較優勢——自身的資源稟賦為前提,如此,方能以較小的投入獲得較大的收益。任何拍腦袋、想當然的決策最終只能是勞民傷財,換來的只能是老百姓的罵聲。

  只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才能調動起千百萬農民的積極性。當農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后,其形成的生產力將是十分驚人的,也是令人震撼的。

  政府的角色就在于發現、培育農民的這種積極性,引導并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6億元小額信貸扶持水產開發

  監利信用聯社發揮金融支農主力軍作用,傾力扶持水產養殖大戶。截至4月上旬,累計投放支農貸款達6億元,比上年凈增2.6億元。

  去冬今春的雪災使監利水產業嚴重受災。為了幫助養殖大戶盡快恢復生產,監利縣信用聯社深入到田間地頭,送貸上門,加大支農扶農力度。橋市村養殖戶段躍平因災凍死黃鱔14000斤,絕望之際,信用社干部楊詩華上門送來15萬元的信用貸款。棋盤鄉劉橋村養殖大戶劉嬌英動情地說:“我承包60畝水面養殖螃蟹,開年的冰雪低溫凍死了大部分蟹苗,要是不及時補苗,就要眼睜睜看著今年的收成化為泡影。多虧信用社及時給我貸了10萬元,還是財政貼息的。我們家的好日子又有盼頭了。”

  獲得信貸支撐的受災群眾信心倍增,紛紛前往江蘇、安徽等地采購苗種補投,維修養殖設施,全縣補種投放面積達10萬畝。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編輯: 訪問人次:2808 關鍵字:載水農業,  >> 更多資訊進入水產新聞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發表評論
用戶昵稱:

評論內容:
滑動完成驗證:
 

品牌推廣

咨詢:0779-2029779

第十七屆農聘中國水產人才網絡招聘會

農聘-水產人才網

獵弧英雄

蝦青素

強肝

手機版水產門戶網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水產前沿廣告

海洋與漁業

圖文推薦

更多

最新養殖綜合

更多

紅法活體蝦青素

今日要聞

更多

熱點推薦

更多

關于我們 | 企業推廣

會員服務 | 網站動態

聯系方式 | 友情鏈接

付款方式 | 網站地圖

服務專線:0779-2029779

傳  真:0779-2030003

郵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響力的水產網站--水產門戶網

廣西南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桂ICP備1100174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桂B2-20050073

X

中國水產門戶網微信平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