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福建農業信息網 消息:走進(湖南)岳陽君山區良心堡鎮七星湖村,一個個整齊排列在水塘中央的小小網箱特別引人注目。別小看這僅12平方米的小網箱,每年為楊紅輝帶來近萬元的收入。六年來,楊紅輝的網箱從10口發展到200口,他的收入也從1萬增加到10萬……
2001年,30歲的楊紅輝一次偶然的機會,在長沙、湘潭等魚市上看到黃鱔非常緊俏、銷路好、價格高,一打聽得知那里的黃鱔都是家養的,“要是能夠利用自家的漁池發展黃鱔養殖肯定比常規養殖有賺頭”這個念頭在楊紅輝腦海深深扎了根。
萬事開頭難。養鱔魚沒有技術,楊紅輝開始拜師學藝。他從親友那里借來5000元,買來了10口網箱,開始他的致富夢。但天不遂人愿,第一年由于技術不過關,10口鱔魚網箱虧損800元。第二年,在村支兩委的幫助下,他借來1萬元買來40口網箱,租借別人的漁池發展黃鱔養殖。這一次他認真吸取教訓,把握下苗時的氣溫和一些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理。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年他獲純利2萬元。摸準了致富門路的楊紅輝不斷擴大規模,現在成了遠近聞名的黃鱔養殖專家。
一枝獨秀不是春。楊紅輝自己成功后,時刻惦記村里那些致富無門的群眾。有一次,村民秦紅勇對楊紅輝開玩笑說自己想養鱔魚致富,雖說者無心,但聽者有意,第二天楊紅輝就把他整理出來的一套養殖技術及購買黃鱔飼料的廠家電話號碼送到了他家中。秦紅勇沒想到一句玩笑話,楊紅輝就這么熱心地幫助他。感動之余,他暗暗下決心做好養殖業。在楊紅輝的幫助下,他投資1萬元發展網箱40口,僅一年時間就獲純利2萬元。去年,養了一輩子家魚的盧伯欽找到楊紅輝,拜他為師學習黃鱔養殖技術。楊紅輝除毫無保留地傳授養殖技術外,還親自帶他去進苗,進行消毒,并手把手地教他如何預防黃鱔常見病,為他聯系聯系鱔魚飼料。目前,在該村像秦紅勇、盧伯欽一樣,得到楊紅輝幫助的群眾有40戶,全村共發展到9000多口網箱,七星湖村的黃鱔養殖已初具規模。
為了帶動更多的人發展黃鱔養殖,堅定他們的信心,楊紅輝去年與岳陽一生產黃鱔飼料的廠家簽訂了長期借貸合同,村里的黃鱔全部銷售上海、杭州、福建等地,解決了養殖戶的后顧之憂。目前,正值黃鱔銷售的黃金季節,楊紅輝總是忙得不可開交,也樂得合不攏嘴。在成功和喜悅面前,楊紅輝心中有著美好的設想:要讓星羅棋布的網箱成為七星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將“七星湖”牌黃鱔注冊,讓全村的群眾過上殷實、幸福而安康的生活。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