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新蘇州網 消息:近幾年來,太倉市西川水產生產合作社通過采取擴大經營規模、規范生產環節、優化養殖模式、改善養殖環境和采用健康養殖等積極措施,大力發展中華鱉的生態養殖,養殖平均畝產達到120公斤,畝平均效益達到近萬元。目前,合作社在中華鱉養殖規模、生態養殖技術、中華鱉畝產量、畝純效益等方面均處于江蘇省領先水平。
在此基礎上,2008年該合作社計劃用二年的時間,建設50畝的太湖水系中華鱉省級良種繁育基地,其中包括50平方米的孵化室;建立10000只親本容量的種質資源庫;擴大商品鱉養殖面積至1000畝,畝產達130kg,畝效益1萬元;制訂中華鱉的種質標準和繁育及養殖的操作規程,總結形成中華鱉生態養殖的模式和技術。同時,繼續從產品的商標、包裝、標識等方面著手,進一步提升產品形象,拓寬市場,做大做強中華鱉養殖業。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