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點霉菌病
這類病比較常見,魚發病時,身體呈現粗糙狀態并變成淡黃色,游的時候沒有方向感,失去平衡。一旦發病已經為晚期,無藥可以治,只有撈出發病魚,杜絕傳染。
(1)內臟霉菌病
發病的時候內臟腫大,不能吞食而肚脹。魚兒如有此病目前基本無藥可以治療,只有撈出。
(2)腐霉菌病
表現癥狀為全身出現松軟的毛狀真菌。大多數因為海水老化而發生,注意更換海水。治療方式為將水溫提高到30C,可以痊愈。
五、魚兒腹瀉
海水魚的排泄物為細長,有很多的黏液;魚腹部腫脹,游動時候出現半沉浮狀態。引起此病的可能是消化不良,或一些病毒引起。
治療方式:斷食2天,并進行藥浴,用1顆四環素溶于18L水中,讓病魚生活在里面,數天后可以康復。
六、眼腫病
有“突眼病”。病發的時候,一只或兩只眼睛突出,眼睛中出現氣泡般的微粒。這種情況應分析是藥物中毒引起還是水族箱太擁擠引起。如果是外傷,可以用人用的眼藥膏直接涂在患處。如無外傷,突出一只眼睛可能就是柱狀細菌引起;兩只眼睛突出可能是細菌感染也可能是寄生蟲。可以使用殺菌藥和殺寄生蟲藥物進行藥浴。
七、爛身或爛鰭
此類病是由于病原體引起的,病發時,魚身或魚鰭會有潰爛的現象。
治療方式:在18L海水中溶解1粒四環素或金霉素,把病魚放入,等魚好后放回水族箱。
魚兒的病種類還有很多種,在此也不多敘述。目前世面上也有很多海水魚的專用藥物,同時在水族箱內養一條醫生魚也能幫助中大型魚兒清楚寄生蟲,這是不錯的天然共生現象。在這里有一些還是需要指出的:一般來說魚兒的疾病最好做到先預防,UV殺菌器是很重要的設備之一,可以幫助水族箱起到比較完全的殺滅病毒、細菌、真菌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還是需要對新入缸的魚兒進行必要的檢疫,以防已病的新魚傳染給整個水族箱的所有魚類;最為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好水族箱的水質優良,維持一定的狀態,最好不要在水族箱內直接用藥,這樣一方面是病魚痊愈了,但同時也把一些對海水生物有毒的物質帶入魚缸,尤其珊瑚造景缸是千萬不能直接下藥。用藥時候要掌握準確的比例,尤其是硫酸銅以及孔雀藍,一旦劑量過大,使魚兒本身引起中毒現象,導致死亡。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實踐經驗還是很重要的,希望各位魚友能提出更多的正確建議和方法!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防治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