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金陵日報訊:浦口區作為全市稻蝦連作試點單位,在永寧鎮的聯合村、烏江鎮的林山村共選擇750畝的低洼稻田開展了水稻種植與龍蝦養殖連作的生產試驗工作。經過認真組織、技術攻關、精心管理,結果顯示,龍蝦的畝收獲量在100~110公斤、畝效益增加1000多元。
一是養殖時間安排上宜早不宜晚。稻蝦連作的通常做法是當年8、9月份放養種蝦,第二年養成見效益。2006年12月浦口區從湖北考察回來后,此時農時已過,政府當即確定試點工作。春節前僅用40天左右的時間便完成了試驗田內的蝦溝開挖及生產設施配套。但由于蝦種組織困難,試驗田的龍蝦苗種放養是從4月中旬開始到5月中旬,每畝平均25公斤左右、規格在每公斤160只~300只。6月中旬開始上市,捕大留小,并適量補充蝦種。烏江鎮馬濤的試驗田蝦苗放養采取分兩步的方法,4月下旬到5月上旬放養蝦種605公斤,6月11日捕蝦上市,6月24日~27日水稻秧苗栽插后,水進溝、漫田后,龍蝦生長明顯加快,蝦體清爽。又開始蝦種的第二次補放。龍蝦苗種大部分來自本區及周邊地區。目前,試驗田種苗由前期捕大留小留足,預計2008年試驗田龍蝦養殖將獲得高產量,經濟效益也將顯著增加。
二是在選擇水稻品種上宜晚不宜早。水稻品種很多,這次試驗田大部分選擇了寧粳1號、鎮稻8號的粳稻品種進行種植,既推遲秧苗栽插時間,減少水稻病害發生、防治次數,又延長龍蝦生長時間,為提高龍蝦產量、增加農田綜合效益打好基礎。康榮保的4號~7號試驗田在栽插了鎮稻8號,經過與相鄰村同品種20多天的時間比較,少了2次噴灑農藥,秧苗分蘗快、生長旺。這是因為他在育秧期間加強了病害防治,解決了日后水稻防病對龍蝦帶來的致命傷害。
三是在選擇飼料選擇上宜精不宜粗。龍蝦的生活習性和青蝦、河蟹有相似之處。所以,龍蝦種放養前,抓緊在田溝里種植輪葉黑藻、苦草,同時做好田塊四周的防逃設施。龍蝦的喂養主要參照青蝦、河蟹的養殖方法,以青蝦顆粒飼料和小雜魚為主、小麥為輔,使龍蝦吃得好、長得快。村干部的1號~2號試驗田放養140只/公斤的蝦種,前期喂了青蝦顆粒飼料,經過45天飼養,6月下旬龍蝦規格達到24只/公斤。聯合村的康光輝借鑒池塘養殖河蟹的技術經驗,每畝平均放養龍蝦種32公斤(6100只)、扣蟹350只,試驗田每畝收獲龍蝦120多公斤,河蟹20多公斤,個體在120克以上。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