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紅網:水工建筑、水域污染、酷漁濫捕……湘江漁業資源的地位正面臨著多方面的威脅,已有30多種魚類數量明顯減少,近年來很少見到。4月1日起,湘江流域長株潭段將開展首次禁漁,并將有針對性地投放上百萬尾魚苗,使湘江的漁業資源得以休養生息。
“我們將有針對性地投入以浮游生物為食的鰱魚、雄魚,以及愛吃螺類的青魚、鯉魚,以持續湘江的水域生態平衡。”長沙市畜牧水產局漁業處負責人祁平昨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部分魚種有枯竭之虞
“洞庭湖禁漁已經有6年歷史了,但是湘江流域禁漁還是首次。”祁平介紹,隨著湘江流域城市化、工業化發展,湘江漁業資源面臨著多方面的威脅,如水工建筑、水域污染、酷漁濫捕等,湘江漁業資源正處于嚴重衰退的狀態。
據上世紀70年代漁業資源調查,湘江水域魚類多達117種。而目前,長沙市常年捕撈上市的魚類品種有30多種已很難見到,漁民捕撈上市的魚類品種趨向單一,個體低齡化,捕撈產量下降,湘江魚類資源已有枯竭之虞,形勢十分嚴峻。
首批投放100萬尾魚苗
今年長株潭三市預計總共將放流1500萬尾魚,而在4月1日的放流儀式上,擬首批投放100萬尾3至5寸長的魚苗,這些體形較大的魚苗將采用有氧運輸的方式送至江邊,成活率通常達九成。
“禁漁是世界上通用的保護和增殖漁業資源的一項科學有效制度。長江流域各個省份每年都會采取類似的措施保護魚類資源。”祁平介紹說,春季是主要經濟魚類繁殖期、幼魚生長期,在這一時期實行禁漁,符合漁業生產的自然規律,有利于湘江四大家魚等淡水經濟魚類的恢復。
放養魚種考慮生態和諧
“魚類在水域生態環境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祁平說,在無污染的天然水域中,水體的食物鏈由水生生物等構成自然和諧的狀態。
他說,終身以浮游生物為食的鰱鳙魚(白鰱、花鰱)是藍藻的天敵。而青魚、鯉魚以底棲動物螺類等為餌料,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食用價值;細鱗斜頜鲴因其善于在水底刮食藻類,能凈化水質,被人們譽為水中“清道夫”。
“利用生物辦法治理污染,是維護生態平衡最科學的手段。今年湘江的魚苗放養,也將有針對性地投入這些魚類。”祁平說。
新聞鏈接
漁民陸續離開湘江
紅網3月29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陳斌)湘江長沙段首次實施禁漁,目前,一些外地漁民已經選擇離開。4月1日上午,湖南省畜牧水產局、長沙市畜牧水產局將在挪亞游輪上舉行啟動儀式,屆時長沙將放流100萬尾魚苗,記者昨日看到,長沙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工作人員已做好了有關的宣傳牌。
前天還在湘江上捕撈的漁民陳光永,昨天已離開了該水域。“除了長沙兩三百艘有正規捕撈許可證的專業漁船外,湘江上還有一些閑時捕撈的漁船。”長沙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書記萬華平說,4月1日至6月30日禁漁期間,所有漁船禁止捕魚。
“長沙、株洲、湘潭三市將聯合進行漁業資源的養護。”湖南省畜牧水產局漁政處一名負責人說,1500萬尾魚將分期分批投放。根據魚類不同生長季節、繁殖季節,三市將在執法、放養上加強聯動。
經常在江邊釣魚的市民劉忠義認為,電捕魚對魚類傷害很大,導致一些魚三年不產卵,他建議政府部門加大對電捕魚的管理。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漁監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