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消息:近日,由湖北省石首市調關鎮耗資100多萬元新修的一條專門用于運輸龍蝦的水泥路--幸福路落成。該路段的建立,不但標致著該鎮已建成10里龍蝦養殖示范長廊,還大大緩解了沿路兩旁8個村2000多戶龍蝦養殖戶運輸難的問題,降低了養殖成本,使該鎮龍蝦養殖發展勢頭更趨強勁。
近年來,石首市調關鎮充分發揮低湖田豐富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蝦稻連作種養模式,去年,全鎮共發展蝦稻連作面積2萬畝,畝平產龍蝦150公斤,年創利潤300萬元,畝平增收1000元,龍蝦已成為該鎮農民致富的特色產業。為進一步擴大生產,引導更多農民進行結構調整,利用冬閑田進行小龍蝦生產寄養,該鎮不僅在沿湖村蝦稻連作基地新修了10里水泥路,還加大了基礎設施的改造,對已有的蝦稻連作低湖田進行升級,做到電、水、溝等設施的配套,為全市龍蝦生產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目前,在該鎮10里幸福路兩旁隨處可見一條條由白色塑料薄膜做成的攔設像長龍一樣沿梗圍繞,成群結對的小龍蝦在低湖田里歡快戲鬧,調關鎮已形成了以大麥洲一帶北湖、槎港、敕王廟、披甲湖等村為主體的4萬畝小龍蝦野生寄養基地..同時也涌現出了以北湖村戴坤山、披甲湖村彭應祥為代表的一批年收入10萬元的龍蝦養殖戶。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