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2-5-19訊 湛江市對蝦養殖業十分發達,產量占全省的一半,占全國的六分之一,是我國對蝦的主要生產和出口基地。可是今年以來,對蝦售價一直很低。
今年湛江對蝦的平均收購價每市斤比往年要低8—10元。每市斤(含24尾左右)的大鮮蝦,去年要30—33元才能買到,今年20多元即可以了;30尾一斤的,也已降到16—17元;40尾一斤的小蝦,只能賣到11—12元;而50—70尾一斤的小蝦只賣到5元左右,最低時只有2元。不少市民一次就買幾十斤,買回家煮熟曬干后制蝦米。這樣低的價格從今年春節后一直到目前,持續了近10個月之久。很多蝦販都說,這么低的價格是多年來都沒有遇到過的。 今年湛江南美白對蝦養殖規模的迅猛擴大,是造成對蝦價格下滑最主要的原因。
南美白對蝦去年在湛江開始大規模發展。今年湛江對蝦養殖總面積30萬畝左右,其中南美白對蝦就約占一半,比去年又新增2萬多畝。估計今年對蝦總產將達到4萬噸,比去年增加8000噸左右。本地市場消費畢竟有限,因此產品又多又平。
今年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養殖南美白對蝦的勢頭都異常強勁,以至產量猛增。三省區沿海去年就新增蝦池近10萬畝,新增面積是原有斑節對蝦養殖面積的50%左右。 目前,廣東一些沿海地區如斗門、中山、江門、陽江、電白等地紛紛開始養殖南美白對蝦。貨多互相擠壓,湛江大量活蝦在當地都賣不起好價錢。銷往北方,形勢也不樂觀。目前在江蘇、浙江一帶,南美白對蝦的養殖也在迅速擴大,市場正逐漸趨于飽和。
立足本地資源進行加工出口,近年來已被不少有頭腦的生意人看好。目前,湛江的冷凍廠、水產品加工廠正如雨后春筍般崛起,達到歷年來的最高峰。今年該市的對蝦出口呈現強勁勢頭,1—10月,全市鮮凍蝦出口達440多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倍;凍蝦仁出口500噸,比增也有7成多。一些水產品加工企業也紛紛把對蝦作為主要產品,成品半成品的凍蝦、凍蝦仁加工紛紛走出國門,打入歐美等國際市場。
目前國際市場對蝦的需求尚有30萬噸的缺口,對各種深加工水產品需求更強些。由此可見,開展深加工、打響優質品牌,走出口創匯之路,湛江的養蝦業會有更大的作為。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