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2-9-6訊 暴發性蝦病屢治不止,出口歐美遭遇綠色壁壘,唯出口日本比去年同期增加一點二倍,雷州市早造上市4000多噸對蝦已全部銷完,產品供不應求,據該市有關部門介紹,有1300多噸產品出口日本;有1100多噸鮮活蝦運銷廣州、深圳、北京、上海、天津、成都、西安等城市,還有1500多噸通過當地蝦販加工成蝦米、蝦干、條凍蝦、鹽漬蝦等產品,運銷國內外市場,但總體蝦價較低,效益不高。從7月下旬以來,規格為每公斤(下同)60尾的南美白對蝦池邊交貨價為24元,80尾的為20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雷州市暴發性蝦病仍屢治不止,因病急于上市的中小蝦,每公斤只有10-12元,跌破了16元成本價,規格小,價格低,效益差,約有七成以上蝦農虧本。雷州市是在廣東省主要的養蝦基地之一,今年早造共放養了9萬多畝,約占全省養蝦面積的四分之一。在對蝦上市之前,市有關部門邀請海浪、國溢、佳鴻、市海洋漁業公司等外貿企業,研究分析今年對蝦外貿市場形勢,有關部門也提出了相應的扶持和獎勵措施。但由于今年初幾批出口到美國、歐盟的凍蝦仁氯霉素超標,被這些國家拒收,至今沒有一份訂單。為打開日本市場,這些公司紛紛派人到日本推銷,同時改進加工方法,提高加工質量和衛生標準,把蝦仁內一線腸胃用細針剔除,使肉質潔白鮮亮,加上出口蝦價大幅度下降,日本有30多家商社派人前來收購和下達訂單,到8月上旬止,已出口日本凍蝦仁1300多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2倍,每噸換匯1.5萬美元。同時還抓好國內市場銷售,組織50多家蝦販,開展對蝦的精深加工,蝦米、蝦仁等產品源源不斷地銷往國內外市場。對資金不足的蝦販和加工大戶,銀行給予優先貸款等措施,扶助他們廣開對蝦銷路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