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6-4訊 珠三角地區的白對蝦目前已陸續上市了,但價格卻讓養殖戶吸了一口涼氣,45頭/斤規格的塘頭收購價由去年同期的18元/斤降至12元/斤,市場交易價也由19元/斤跌至13元/斤。
據目前國內最大的對蝦交易市場———湛江霞山水產批發市場5月份資料表明,中小規格對蝦交易量較大,主要是海南運來交易的,每天交易量可達25-30萬公斤,大規格白對蝦交易量貨源偏少。5月下旬中國大陸華南沿海及北部灣沿海各地區對蝦將大量上市,但規格在25-35尾/斤的南美白對蝦貨源仍然偏少,現該規格對蝦活鮮市場交易價在18元/斤以上;冰鮮在14元/斤以上,估計價格下降幅度不大,而中小規格的對蝦價格將會有所下降。湛江從事對蝦生意的譚先生在電話中對記者報價說,湛江南美白對蝦塘頭收購價:每斤25/30/35/40/45/50/55/60頭規格,每斤17-18/16-17/14-15/12-13/10/9/8.5/8元。相同規格的白對蝦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元/斤,交易量減少20%,譚先生認為白對蝦未來的行情不會好轉。
出口方面,對蝦今年出口異常強勁,是我省水產品出口最大的亮點。一季度鮮凍對蝦出口2701.9噸,出口值為67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86.6%和70.9%;凍蝦仁出口1411.4噸,出口值為677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了52.2%和49.1%。在對蝦養殖大市湛江,一季度就出口對蝦、蝦仁共1717噸,價值994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7倍和2.8倍,創下季度出口歷史新高。對蝦出口占湛江半壁江山的湛江國聯水產開發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日前對記者說,去年曾一度威脅中國對蝦出口的美國反傾銷案風波目前因美國方面證據不足而作罷,今年以來廣東對蝦也沒有受到非典事件影響,出口一直較為順暢。預計下半年,廣東對蝦進入上市旺季,出口量將會繼續大幅增加。不過由于出口地區過于集中,對蝦價格有所下降,一季度出口均價從去年同期的2706.9美元/噸降到2479.7美元/噸,下滑了8.39%,有關專家指出,對蝦出口市場仍需進一步拓寬。
在湛江地區對蝦大量上市之前,給海南、珠三角地區的早造對蝦創造了一個市場空間。據了解原本湛江地區的蝦塘在今年春節前已大部分投苗完畢,受天氣、蝦苗質量等因素的影響,有90%的蝦塘發病,只有干塘后重新放苗,從而使上市期推遲了20-30天。水產業內人士認為,接下來的6、7月將是各地對蝦大量上市的高峰期,若是北運和廣東省內的市場通路未能徹底疏通,市場的殘酷競爭可想而知。達到上市規格的對蝦不如趁早上市,接下來的6、7月份氣溫高、病害多,加上存塘蝦數量多,水體環境壓力大,一旦發病很難控制,建議還是把大規格的蝦輪捕上市,這樣風險會減少。塘中的蝦密度減少后,有利于中小蝦的生長,可以提高畝產。珠三角地區的養殖戶在第二造對蝦投苗時,不妨考慮魚蝦輪作或降低放養密度,提高畝產。粵西高位池養蝦爭取高產量、大規格,供應國際市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