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6-10訊 近日從廣東省江門區海洋與漁業局獲悉,由于受非典影響,4月以后江門區的水產品出口與北運均受阻,致優質魚蝦售價明顯下跌。目前,業內人士正尋求對策,以解困局。
江門區水產品種中,出口及北運較多的有南美白對蝦、叉尾魚、桂花魚、鰻魚等。未實施防非隔離措施前的2至3月,北運渠道仍然暢通,南美白對蝦、桂花魚、叉尾魚的價格(以500克計,下同)分別為28元、38元、14元。實行防非隔離措施后北運受阻,5月下旬的售價已分別跌至14元、28元和8元,下跌幅度為28%、26%和43%;出口的鰻魚每噸也由38000元下跌到28000元。
業內人士認為,江門區的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的養殖面積共6萬多畝,目前正進入上市高峰期。而以往這兩個品種北運較多,但如今因外省商人受非典影響南下采購的少了,銷售于是只限在省內市場。但隨著抗非工作取得階段成果和旅游、餐飲市場的復蘇,對水產品銷售會有一定的幫助。另一方面,南海伏季休漁和江河禁漁期開始后,對淡水養殖的水產品銷售也會有一定的幫助。而以省內銷售為主的四大家魚,是市民日常肉食,近期銷量已有所上升,價格較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