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編者按由于筆者知識有限,因此筆者對白對蝦價格的分析肯定會有所欠缺,希望各同行門能夠積極提出批評,如果有什么好的探討及建議,歡迎發表評論,筆者的信箱:chen@bbwfish.com;并熱烈歡迎大家能夠參與《北部灣水產信息網》各欄目的建設!
本網訊 據廣東南海鹽步環球水產交易市場南美白對蝦(規格約40支/市斤)交易資料顯示(見右圖),2002年1-5月份白對蝦交易價格波動較大,從1月2日的20元/市斤升至2月16日的30元/市斤,增幅達50%;3月11日-3月19日短暫的8天內,白對蝦價格下跌至19元/市斤,跌幅達31.3%;3月19日至5月19日兩個月內,雖然價格有所波動,但基本平穩
相對于2002年上半年,2003年上半年對蝦交易價格較為整體平穩,除了2月24日(21元/市斤)價格有所回落外,1月2日開始至3月28日價格持續上漲,達到上半年對蝦價格高峰24元/市斤,價格增幅41%;價格從3月28日開始下滑后經過短暫半個月的平穩,4月17日(22元/市斤)價格持續下跌至5月27日12元/市斤,在5月27日至6月10日對蝦價格平穩。
綜上所述,2001年由于南美白對蝦養殖利潤可觀,沿海地區不斷擴大養殖面積,且白對蝦淡化養殖技術的成熟更加刺激了廣大養殖戶參與該品種的養殖;2002年白對蝦養殖面積有增無減,雖在春節前后一段時間內,越冬白對蝦能夠賣得好價錢,從3月份開始白對蝦價格開始急劇下跌,給了養殖戶一潑冷水。去年白對蝦價格上半年3月初至4月23日較今年同時期內價格還要低;而2003年白對蝦養殖戶有所顧慮,積極性大大受損,養殖面積有所減少,但“藥物事件”還沒有過去,“非典”偏偏多事,不僅造成對蝦出口量有所影響,而且對蝦內銷流通大大受阻,對蝦價格下跌是必然。好在中國戰勝“非典”即將到來,給了對蝦養殖戶打了一針鎮定劑。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