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從我市近日召開的水產工作暨春季禁漁總結會上獲悉,“十五”期間,我市緊緊圍繞“推進產業化,全面建小康”和助農增收的奮斗目標,深化改革,開拓創新,使全市漁業經濟得到了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同時,為了加強天然水域的管理,在今年春季禁漁期間,漁政檢查人員真抓實干,使禁漁工作取得實效。
近年來,我市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化經營為方向,以水產質量安全為保障,以結構調整為重點,大力發展漁業生產,通過抓科技、抓安全、抓招商等措施,不斷促進農民增產增收。2005年全市水產養殖面積達6407公頃,水產品總產量達4.36萬噸,全市農民人均漁業收入達286元。目前,我市通過省級認定的無公害水產品基地有14個,面積達到12209畝,獲得省級無公害水產品認證產品已達29個。今年,全市還將新增6個以上的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力爭無公害總面積達到2萬畝以上。
為了實現天然水域春季期間“河中無漁船,河邊無漁網,市場、餐館無野生魚經營”的目標,今年,我市一方面加強宣傳,大造禁漁聲勢,一方面采取自查、普查、突擊檢查等靈活多樣的辦法,組織漁政檢查人員進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監督檢查。全市共出動漁政宣傳檢查人員1894人次,巡回檢查市場57次、餐館50次、江河136次,共查獲違禁捕撈漁船5艘,沒收網具71張、電魚器7臺(套),沒收并放生江河野生魚132公斤,逐步建立起人魚和諧、環境友好的漁業發展氛圍。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