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一段時間以來,上海市場上的蝦價持續走低。昨日,記者從滬上農貿市場水產貨源的批發集散地銅川路水產市場了解到,今后3個月內,隨著江蘇、浙江兩地的蝦和上海本地蝦大量涌入上海市場,蝦價還會有二成左右的下跌空間。
浙蝦或退出美國市場
根據美商務部的初裁結果,浙江大部分涉案企業可能被征收40%左右的反傾銷稅。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負責人表示,這么高的反傾銷稅讓浙江、汕頭等地的蝦企只能放棄美國市場。
“我們的蝦主要出口美國,反傾銷一來,蝦這塊業務就處于半停工的狀態了,初裁這樣的結果,我們沒辦法做美國的市場。”溫州信業水產相關人士表示。
對我國大部分蝦企而言,此番打擊的破壞性是相當大的。資料顯示,由于去年蝦的價格較高,今年蝦農普遍加大了養殖面積,僅就南美白對蝦而言,粵西今年的養殖面積比去年增加27萬多畝,產量則增加了約三成。由于外銷量銳減,目前粵西庫存南美白對蝦130多萬噸,價格則比去年同期下降25%。
尋找新的出路
我國蝦企出路何在?許多浙江企業都加強了對日本、韓國市場的出口,并嘗試打入歐盟市場。溫州國泰水產還表示,要將公司開到美國去,以避開反傾銷。不過,業內認為,由于產量的大幅增加,出口通道受挫的情況下,當務之急,勢必造成大量蝦產品回涌國內市場的狀況。
事實上,這在上海水產市場已有所體現。上海銅川路水產市場的市場分析員戴鴻根告訴記者,目前,上海蝦源的結構產生較大變動,江、浙蝦和上海本地蝦的比重有較大幅度增長,目前已占五成市場份額,而海南、廣東等南方蝦的比重則下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