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這幾天,甬城的“馬大嫂”忽然發現市區各菜場里的對蝦、長毛蝦、明蝦、河蝦、江白蝦、小龍蝦等明顯多了起來,價格則節節下跌。其中8月初每500克還要賣12元以上的南美白對蝦,如今已經跌至9元左右。蝦價的下跌,使蝦成了市民這幾天飯桌上的“常客”。一位剛買了10多公斤南美白對蝦的女士高興地說:“趁現在蝦價便宜,多買一些回家曬蝦干吃。”
記者日前在江東水產批發市場采訪時發現,這里不僅有江蘇、福建、海南等地的各種蝦類,寧海、象山等本地養殖最多的南美白對蝦也紛紛上市。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市場每天到貨的蝦類達4萬公斤至5萬公斤,比兩個月前增加了50%左右,其中南美白對蝦的成交價最低每500克僅為5元至6元,遠遠跌破了養殖成本價。這是近年來從未出現過的最低價。
然而,蝦價的不斷下跌,對于眾多養殖戶來說卻不是一個好消息。據業內人士分析,每年8月前后是蝦類的高產時節,蝦產品都會跌價,而大量本地南美白對蝦的提前上市則進一步加快了目前的蝦價跌勢。
蝦病多發被迫提前起捕
味道鮮美的南美白對蝦是甬城市民喜愛的一個品種。由于該蝦起捕周期較長,最長能延遲至10月份以后上市,可有效避開其他蝦類集中上市高峰期,效益不錯,因此南美白對蝦的養殖規模近幾年在我市迅速擴大。漁業部門的調查顯示,全市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今年已達15萬畝,其中已有一半以上提前起捕。
是什么原因促使養殖戶在蝦類高峰期提前起捕上市呢?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自今年第14號臺風“云娜”襲擊甬城之后,全市氣溫一直沒有回升,致使各地的養殖蝦塘水溫普遍下降,水質惡化,從而導致養殖對蝦出現了暴發性流行病(白斑病、紅體病)。為減少損失,養殖戶只能在蝦類上市旺季,被迫起捕提前上市。而令人揪心的是,眼看馬上要進入9月份的蝦類發病高峰期,這對養殖戶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如何使南美白對蝦安全度過“黑色9月”,延長養殖時間,錯開上市高峰期,已是各地養殖戶今年能否獲得較好收益的關鍵。
專家為養殖戶開出藥方
水產專家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近期與9月份的對蝦池塘養殖管理和病害防治向養殖戶開出了養蝦防病的藥方。
水產專家認為,針對當前溫度低對蝦易發病的實際情況,首先要保持適宜的透明度,夜里要多開增氧機,在晴天中午時也要開增氧機,使水體上下層能夠徹底交換。也可在夜里投一些底部增氧劑,以提高水體底層溶氧。其次要控制投餌量。對蝦養殖進入中后期后,水體的環境壓力越來越大,宜適當控制一下投餌量,使水質不變壞。三是水質要控制好。俗話說:養蝦先養水。水質好壞直接決定養殖成敗。平時多施用一些微生物制劑,并定時投放一些底質改良劑。在大雨前后應用5ppm生石灰全池潑灑,以穩定水體PH值。四是在餌料中定時添加一些防病藥物,如維生素C、大蒜素以及353、359等一些中草藥制劑,對對蝦病害的防治有一定效果。養殖密度過高的池塘,應用大網眼的地籠網來選捕一些較大的對蝦,既可減輕池塘壓力,又可先收回一些成本,降低風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