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8月下旬開始大量捕撈,到十月基本售完。今年,眾多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戶度過了一個苦澀的收獲期:因為收購價格低于去年同期一半以上,讓一些養殖戶倒貼了不少錢。
蝦價僅為去年同期一半
“今年夏天的豬肉貴了不少,可對蝦價格比往年便宜好多呢!”這是常逛菜場的“馬大嫂”的一個印象。據了解,今年對蝦的價格一直在每公斤20元上下波動,而去年同期對蝦的價格是每公斤36元左右,跌了近一半。這是近年來的最低價。
據業內人士分析,每年8月前后是蝦類集中上市的時節,蝦產品往往跌價,而今年大量本地南美白對蝦的提前上市,則進一步加劇了價格下跌的勢頭。
蝦病多發被迫旺季上市
事實上,味道鮮美的南美白對蝦的捕撈周期較長。往年一般從9月中旬開始捕撈,最長能延至10月份以后上市,可有效避開其他蝦類集中上市的高峰期而獲得較好的收益。是什么原因促使養殖戶提前了20多天捕撈上市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今年天公不作美,從8月份以后,連續多次受臺風影響,我區陰雨天多,氣溫沒有很快回升,致使蝦塘水溫普遍下降,對蝦排出的殘液無法通過光合作用進行分解,導致水質惡化,對蝦出現了暴發性流行病(白斑病、紅體病)。為減少損失,養殖戶只能在蝦類上市旺季,被迫起捕上市。
捕撈期的提前,與其他蝦產品捕撈期“撞車”,成為南美白對蝦價格狂跌的一個主要原因。同時,提前上市的對蝦,體型明顯比去年上市時要小,這也是對蝦價格提不上去的一個原因。盲目跟進得不償失
去年,我區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在1.6萬畝左右,蝦農普遍獲得了好收成,每畝能夠獲利3000至5000元。在高利潤的誘惑下,一些水產養殖戶放棄了養魚養蟹,轉而養殖南美白對蝦。今年,我區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激增,達到3.5萬畝,比去年增長一倍多。
許多蝦農在缺乏養殖技術的情況下,盲目跟進:有的放養時間過早,有的放養密度過高,有的挑選的苗種質量不高,導致對蝦容易生病,產量不高。
而美國對中國蝦的反傾銷裁定,影響了南美白對蝦的出口,全國的對蝦市場也受到震蕩。廣東大量南美白對蝦不得不“北上”,江蘇的南美白對蝦“南下”,在多方的“擠壓”下,我區的南美白對蝦的銷售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對此,一些水產專家認為,水產品的養殖風險比較大,一定要科學養殖,密切把握市場動向,切忌盲目跟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