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12/12訊 初冬的一個上午,中山市橫欄鎮橫西村養殖大戶梁錦坤早早就忙著為自己120畝蝦塘搭建越冬大棚,他對今年的越冬蝦大賺一筆很有信心。梁錦坤1999年開始租下10畝魚塘養南美白對蝦,去年增加至60畝蝦塘并嘗試養殖越冬蝦。
他向記者算了一筆帳:去年平時蝦價每公斤14-15元,養殖越冬蝦搭棚成本每公斤大約增加4元,但每公斤對蝦的價格卻升至30元以上,最高時達35元,去年自己的60畝對蝦產值80多萬元,純利達到30萬元。在橫西村乃至橫欄鎮,梁錦坤只是一個代表。
近年來,水產養殖業發展迅速,尤其是南美白對蝦等高值水產品面積不斷增加。南美白對蝦有近半年的“市場空隙”,養殖戶利用這一機會開展越冬養殖,產品賣價是平時的2倍以上。去年,中山市大部分農戶養殖越冬蝦獲得成功,農民越冬養殖技術日益嫻熟。現在,越冬養殖已成為橫欄鎮及中山市的一項特色養殖。據介紹,今年中山市的越冬養殖面積超過5萬畝,比去年翻一番,以南美白對蝦為主,其它品種還有水魚、熱帶魚、羅氏沼蝦、河豚、白鯧等。
橫欄鎮六沙村是全市水產面積最大的村,該村在去年搭建越冬大棚6000畝的基礎上,目前已搭起越冬大棚8000畝,超過全村七成的水產面積。“去冬今春全村90%以上的越冬蝦養殖戶都賺了個盆滿缽滿,就連村里的飼料店、魚藥店也增加了好幾間,僅今年村集體增收就超過200萬元,達到1300萬元。”六沙村黨支部書記吳潤興介紹說。
有關人士分析,各地水產品的大量養殖必然最終會遭遇“貨多價賤”的困境,但錯開上市時間,就可以在填補市場空缺的同時獲得較高的市場價位,例如通過養殖越冬蝦,每畝可增收300-400元。
無疑,越冬養殖為橫欄漁業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
編輯:陳宇 劉偉
(信息員供稿,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