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大黃魚俗稱“黃花魚”,香港、澳門等地稱之“黃花小姐”,又有當地人因口誤稱之“黃瓜魚”。由于大黃魚屬于亞熱帶海域的洄游性魚類,通常生活在60米水深的海灣內,而寧德官井洋水深多在30米以上,“洋”底分布著泥沙,并有巖石礁石群分布,獨特的地理以及水流,使得寧德的官井洋成為我國唯一的內灣性大黃魚產卵場,而官井洋歷史上的野生大黃魚產量也一度高達3500噸。
然而,日前記者前往當地采訪時卻獲悉,如今寧德的人工養殖大黃魚年產量高達5萬多噸,成為當地的水產支柱產業,而野生大黃魚資源卻已近枯竭,野生大黃魚價格是人工養殖的近百倍。
【動態】野生大黃魚 每公斤上千元
日前,記者從寧德市大黃魚協會獲悉,大黃魚是我國沿海中下層洄游性經濟魚類,體色金黃、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寧德官井洋野生大黃魚的生產在每年農歷“立夏”到“夏至”期間,大黃魚生殖群體進官井洋產卵。
據介紹,寧德官井洋面積88平方公里,歷史上又被稱為三江口、三渡洋、青山洋(俗稱錢門墩),位于三都灣內,并有巖石礁石分布,歷來是我國著名的大黃魚產卵場之一。當地老漁民回憶,“歷史上每年4~6月、9~10月大黃魚捕撈旺季時,寧德、福安、霞浦、羅源、連江等五縣市幾百條小漁船,上萬名漁民云集在官井洋,捕撈大黃魚。”
然而,好景不長,自釀的苦果正由漁民以及他們的子孫們品嘗。大黃魚的數量越來越少,寧德市海洋漁業局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寧德官井洋歷史上的野生大黃魚產量,1935年曾達到3500噸,為歷史最高;1955年的產量達2500噸。由于濫捕濫撈,到上世紀80年代初野生大黃魚資源已近枯竭。大黃魚的市場價格一躍上升至每公斤數百至上千元,成為“名貴”佳肴。
“上世紀80年代以前人們食用的大黃魚主要靠天然捕撈,而現在要捕撈到一條野生的大黃魚已相當難了”,三都澳當地一漁民告訴記者,過去在福州等海鮮市場上,魚販子們只要手里有大黃魚,統稱之“官井瓜”。寧德人過端午節和中秋節,都可以品嘗到野生大黃魚。現在出海一個月,也難碰到一條野生黃花魚,野生大黃魚的價格也是相當高0.75公斤規格的大約要賣到2000元/公斤。
【現狀】人工養殖 年產5萬多噸
野生大黃魚經當地漁民狂捕濫打,已成“珍稀”魚種,瀕臨絕跡。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目前市場上大黃魚卻隨處可見。日前,記者驅車前往寧德市三都澳海灣,發現這兒人工養殖大黃魚的網箱鋪天蓋海,煞是壯觀!
寧德市海洋漁業局大黃魚協會韓承義告訴記者,為恢復大魚資源,寧德市水產科技人員利用國內唯一的官井洋大黃魚內灣性產卵場的有利種源條件,進行了大黃魚人工育苗及其增養殖應用技術研究,1985年大黃魚人工養殖培育成功。
目前大黃魚人工養殖在寧德市年育苗量超過10億尾、養殖40萬口網箱、產量5萬多噸、產值10多億元,出口2.5萬噸,銷售輻射到浙江、廣東、江蘇等省,目前國內養殖的大黃魚種源均取自寧德。
【尷尬】海水污染 影響養殖質量
省閩東水產研究所研究人員全漢鋒稱,網箱大黃魚導致品質退化,口感品味上與野生大黃魚相差很大,野生的肉質較硬,“有嚼頭”口味鮮美,而人工大黃魚肉質松軟,口味不如野生的純正;從外觀上看野生大黃魚體色更黃、魚嘴更紅艷、魚體更瘦長,當然價格兩者的區別也很大,野生0.75公斤規格的大約要2000元/公斤,而人工的同規格的在當地大約僅賣26元/公斤。
寧德人工養殖的大黃魚在國內品質領先,但卻遠不如野生的,這是什么原因呢?隨即記者來到青山海區。這里是三都澳漁排最密集的區域,集中了近6萬個網箱,穿行在網箱之間的木板通道上,隨處可見草梗、白色泡沫和各種各樣的垃圾、廢棄物及死魚。
據介紹,三都澳是一個頭小腹大的內灣,一般海水循環一次要7天~8天,所以垃圾在海面上漂流很長時間,久久無法消失。在海區,記者看到正在喂魚的漁民把餌料倒進網箱之后,順手就把裝餌料的塑料袋丟進海里。“不扔進海里,也沒有辦法處理!”漁民告訴記者,1萬多尾魚苗,一天需要喂15袋餌料,而15個包裝袋全都是扔進海里,其他的垃圾也是倒進海里。
寧德海洋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三都澳海面上,為保證網箱養殖的需求,常年有來自浙江、福建的從事餌料銷售的船只500多艘,平均每天進出港口船只達50多艘,日交易額達320多萬元,高峰期達800多萬元。三都澳的漁排上,生活著8000多名漁民,他們的生產和生活垃圾都直接排向大海。人工大黃魚的質量和海水有著直接的關系。
【出路】開展 “生態大黃魚”養殖
寧德海洋漁業局相關負責人稱,網箱大黃魚導致品質退化,口感品味與天然大黃魚相差很大。開展“生態大黃魚”養殖,是大黃魚養殖業走出低谷的有效辦法之一。寧德政府1998年創建養殖場,1999年選擇桐城外墩村自然海灘,進行“生態大黃魚”養殖示范,取得了成功。據介紹,生態大黃魚口感與野生大黃魚相近,成活率高達95%以上,利用自然魚、蝦做補充飼料,使“生態大黃魚”品質大大提高。
除了生態養殖,我省海洋與漁業局近年也在位于寧德市三都灣海域的官井洋大黃魚繁殖保護區海域內放流大黃魚苗,并對放流的大黃魚進行跟蹤管理,大規模放流大黃魚也將大大地提高大黃魚的品質。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