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11/26訊 今年1至10月份,慈溪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24750畝,總產量4048噸,產值9482萬元,其中淡水養殖畝均盈利達3772元。從2000年投入4.8萬元引進南美白對蝦進行試養以來,經過近4年的發展,南美白對蝦養殖已成為慈溪漁業的一大支柱產業。
2000年,慈溪市漁業部門從廈門以每萬尾480元的價格,投入4.8萬元引進了100萬尾南美白對蝦蝦苗,在四灶浦、大云漁場和觀海衛鎮海涂分別進行了淡水、海水養殖,當年試養成功,淡水養殖和海水養殖畝均凈利分別達2003元、1008元。從第二年開始,投入迅速增加,3年共投苗11.9億尾,總投入達到1700多萬元。
2000年南美白對蝦試養成功后,2001年養殖面積就發展到19150畝。為進一步做大該產業,一批苗種培育場隨之興起。去年,慈溪周巷振華水產育苗場、四灶浦錢江水產育苗場分別投資60余萬元,建成育苗水體800余立方米、溫室暖房1000余平方米,并購置了大量配套設施,聘請廈門、三門等地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育苗攻關,當年成功培育出1.6億尾苗種,滿足了該市60%以上南美白對蝦的苗種需求。今年,觀海衛鎮東山頭漁場又新建南美白對蝦育苗場,培育出苗種1000多萬尾,使全市的南美白對蝦年育苗量達到3.2億尾,比去年翻了一番。
2001年以來,慈溪市漁業部門已先后4次組織南美白對蝦養殖重點鎮和養殖大戶,到海南、廣東、福建等地考察學習,并組織相關人員參加省、寧波市舉辦的專題培訓班。同時,邀請寧波大學、上海水產學院等高等院校的10余位專家來慈溪為養殖戶上課輔導,講解養殖技術和防病知識。近兩年來,已舉辦技術培訓班20多期,開展現場觀摩與經驗交流10余次,參加人數逾4000人次。
慈溪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的技術人員還經常“下魚塘、走漁場”,手把手地教養殖戶進行放苗、投飼、換水、增氧、防病等養殖管理。僅今年以來,為養殖戶現場指導200多次,大大提高了養殖戶的養殖技術。
能否做大南美白對蝦這個產業,最終取決于市場銷路。為此,從去年開始,慈溪海洋漁業部門鼓勵加工企業在延長南美白對蝦產業鏈上動足腦筋。當年,“興達”、“明州”、“水產”、“萬豐”、“萬國”等企業率先加工出了“冷凍蝦、多味蝦、雪花蝦”等品種,不僅暢銷本市,還打入省外一些城市。今年,全市又新增南美白對蝦加工企業7家,年加工能力達到1500余噸。已在北京、上海具有較高市場知名度的興達食品有限公司,目前還獲得外地食品進京、進滬許可證,產品打入北京市食品配送中心、當代商城、億客隆和上海歐尚等20多家大型超市。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