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2004-2-4訊 在高位置的海灘涂上開挖池塘,放養蝦苗,對池塘內的海水進行吸污更新反復利用,不需排灌更換池水,實現“一池水養殖一池蝦”,畝產量超1000公斤,這就是雷州市新科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經過3年研究創新出的循環水生態精養對蝦技術。日前,廣東省科技廳、中國科學院南海研究院等有關科研單位鑒定通過了這項技術。這項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將可幫助蝦農解決蝦病的困擾,使養蝦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
據介紹,循環水生態精養對蝦技術采用在蝦池底部鋪蓋防滲土工膜,使蝦池易消毒清潔,隔絕來自蝦池外圍污染,同時采用循環水處理池中的沉積物,使池水由濁變清重新流回池內,并以多種微生態制劑調控水質和控制蝦病,放苗后不施藥物,實現“零藥”生態養蝦,做到“一池水養殖一池蝦”,達到優質、高產、高效的目的,畝產量最高可達2706公斤,對蝦產品質量衛生指標符合NY5058規定,達到無公害對蝦產品的要求。技術鑒定部門認為,該項技術達到國內循環水養殖對蝦領先水平,很有推廣應用價值。
編輯:陳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