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印度排列在全球水產產量的第二位,繼中國之后。中國儲存了全球水產產量的70%,價值的50%,而印度卻遠遠地落在后面,僅占全球水產產量的5%,占總價值的4%。
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分別位于第三和第四位。有趣的是,全球Infofish組織觀測到,世界10強水產生產國,其中有八個是來自亞洲。
2003年,全球漁產派收成產量總量達1.463億公噸。盡管水產部門增長了6.6%,但是總共產量僅提高了0.35%,這主要是歸于漁業部門捕魚量呈副增長趨勢。
2003年,中國居于養殖和野生捕獲漁產品的第一位,占產量的38%,緊跟其后的有日本、秘魯、美國和智利。
美國蝦產品市場的發展已經受到六大供應國所施加的反傾銷法律和懲罰性進口關稅的阻礙。然而,一些國家供應量的增長例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孟加拉國和墨西哥,已經彌補了印度、中國和巴西供應量的減少。相應的是,進口數量方面也已經繼續上升,盡管價值方面有所下降。
美國市場上漁產品的消費和進口已經呈增長趨勢,預計還會繼續增長。
沃爾瑪是美國最大的零售進口商,每年定單為12億美金,計劃在不久將來將從印度增加30%的進口量,根據報道說。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