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親貝的選擇,一般選擇4 厘米以上的個體,對不同來源的4厘米以上的文蛤,注意抽樣進行細胞成熟度的檢查,當性腺飽滿,卵細胞部分呈園球形、精子比較活潑地游動時,即可當作親貝,反之不能。一般性成熟好的親貝經刺激催產后,大量排放精和卵。性成熟不良的親貝,無論采取何種誘導措施,均不能達到排放高峰,而且精、卵質量差,孵化的畸形怪胎多。
刺激催產的方法,親貝陰干刺激后,用海水進行流水沖擊,再放入0.15—0.25%的氨海水中浸泡,然后放入盛有升溫水的產卵池中,升溫至28°C。放在暫養池中的親貝,不經人工催產也能自然排放,排放的時間一般在半夜或凌晨。親貝排放時,雄貝在出水管噴出乳白色精液呈云霧狀擴散,雌貝則排出淺黃色卵或卵塊,沉降于水底,排放是持續進行,有時可達數小時。
為了保證獲得純凈的精和卵,雌雄親貝應該分別在不同容器內排放,然后用篩絹過濾,除去雜質和精液進行受精。文蛤是單精受精,受精時精液不易過多,一般有幾個精子活躍地圍繞在一個卵子周圍即可,避免精子過多而產生畸形怪胎。受精后必須進行多次洗卵,除去沉降緩慢的不成熟的卵和多余的精子,使胚體在良好的水質條件下進行孵化,然后用虹吸法擇優集中培養,密度以每毫升水體數個至十余個為宜,不宜過密。
防止有害藻類和原生動物進入培養池,培養用水必須進行黑喑沉淀,并要嚴格過濾后才能使用。培養用水的適宜比重范圍1.010—1.025。最適范圍為1.015—1.025,下限在1.005—-1.010之間,上限在1.025—1.030之間。
文蛤幼蟲的個體比較大,幼蟲殼長一般都在119微米以上,對餌料顆粒大小的要求并非十分嚴格,由于育苗工作在高溫期間進行,投喂的餌料必須特別注意,防止引起水質腐敗。以采用人工培養的耐高溫的微藻體作為餌料較為有利。
當幼蟲轉入底棲生活時,適時投放底質十分重要。投放的時間主要是根據幼蟲生活習性,進入變態期的幼蟲行動極為活躍,葡匐爬行,棒狀足伸習頻繁,并不斷作掘土狀的動作,顯示埋棲的要求,這時就要及時投放底質。沙子以不超過150微米的細粉沙為好,但都要進行嚴格消毒,底質的厚度可掌握在0.5厘米,不要超過1厘米。轉入底棲的幼苗會分泌大量粘液,往往將自身纏住,影響幼苗正常生活,導致死亡。為了避免粘液纏住幼苗,除了加強換水及攪動水體外,用118目/吋的分樣篩徹底清洗底質,經篩洗后能清除貝殼上的粘液,幼苗也不至損傷。
南方漁網編輯:陳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