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雜色鮑(haliotisdiversicolor俗名九孔鮑)貝殼卵圓形,質堅厚,貝殼為綠色、紅色或褐色等,貝殼的顏色可根據餌料的改變而改變。它是我國南方沿海地區的一個主要養殖品種。本文提綱契領簡述親鮑培育、餌料培養、催產技術、稚鮑培育中關鍵環節。
廣東沿海所養殖的雜色鮑,產卵高峰期為9—11月,可利用此時期進行大規模秋季育苗(生產上以秋苗為主)。也可用升溫越冬的方法,在4—5月份進行春季育苗(生產上以春苗作為補充)。在采苗前幾個月,從商品鮑中挑選5.5cm以上大小的個體作為種鮑,同時還要求挑出來的鮑個體健康、活力強、性腺發育良好。挑選出的種鮑經過清洗,去除貝殼上的固著生物后放在種鮑池中進行強化培育。親鮑的培育和管理在8—9月份是很重要的時期,此段時間是雜色鮑攝食旺盛,生殖腺發育最快的季節。但此時正處夏秋交替時節,水溫較高,必須勤沖池,注意投喂量,不能有腐爛殘餌和排泄物存留在親鮑養殖籠內。同時注意利用多種餌料混合投喂(如海帶、石莼、江蘺等),以促進親鮑性腺的發育和成熟。到9月下旬,親鮑的生殖腺發育成熟,便可培育秋苗。
在餌料培養前要徹底消毒餌料板,用0.05%的氫氧化鈉浸泡1—2天,然后用清水充分沖洗干凈并裝于架內待用。將硅藻培養液經nx103的篩網(孔徑為55微米)過濾后接種。培育期間光照強度以1000—2000勒克司為宜;并不斷添加營養鹽,營養鹽主要含氮、磷硅、鐵。在此期間如出現橈足類,可用2—3ppm的敵百蟲浸泡24小時,然后換水并加入營養鹽。
由于親鮑的性腺發育存在個體差異,因此采卵時需要進行成熟度的選擇。其標準為:角狀部膨起,性腺豐滿,復蓋面積大。成熟的生殖腺,雌鮑呈褐色或濃綠色,雄鮑呈乳白色。根據鮑的產卵習性,采卵最好安排夜間進行,如果白天采卵,必須保持足夠的黑暗條件。
誘導產卵的方法有多種,可以互相結合使用,其中主要有:紫外線照射海水法:即在催產池中注入紫外線照射海水,其照射劑量為300—800毫瓦·小時/升效果較好。陰干刺激法:親鮑先在室溫下陰干30—60分鐘,再放入預先已用紫外線照射過的砂濾海水中。升降溫法:使催產池中水溫每小時升高1℃,升高3—4℃后再降至原始水溫,將會產生很好的誘導效果。
經過誘導的親鮑,將會出現排精排卵現象;精液呈白色煙霧狀,卵子呈紅褐色圓球形。隨著時間的推移,排出的精卵授精能力隨之下降。因此,必須在卵子產出1小時內完成授精。受精是每卵子周圍以1500個精子較適合,精子密度可用血球記數板測定。受精卵要及時進行洗滌,方法是待卵子下沉后排掉上層清水,反復進行5次以上。
稚鮑在采苗板上培育一個月后,逐漸長大到0.4—0.5cm,此時采苗板上的餌料基本消耗盡,必須把稚鮑從采苗板上剝離并過渡到池底飼育。剝離的方法有手工剝離法和麻醉法。手工剝離法就是用毛刷輕掃,使稚鮑脫離采苗板而落下池底。麻醉法,目前較多使用酒精作麻醉劑,使用時用海水配成2%的濃度,將采苗板連同稚鮑浸入藥液內2分鐘,振動采苗板或用海綿輕輕擦稚鮑即可脫落池底。
雜色鮑的稚鮑后期飼育采用池底四腳磚平面飼育的方式效果最好。采苗前已在池底騎疊式排好四腳磚,一般每平方米排放15塊四腳磚,行距7—10厘米。池底充氣量要充足,池內水深0.7米左右。流水量為每天5倍飼育水體的水量,殼長超過6毫米時,應不少于6倍。飼育密度為每平方米2000—3000粒稚鮑。飼育餌料可用人工配合餌料一直飼育至出苗,但用海藻餌料(主要是江籬)與人工餌料混合投喂,效果更好。人工配合餌料對鮑苗培育起著極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的人工配合餌料有粉末狀(前期用)、片狀和顆粒狀(后期用)。餌料的投喂量與個體大小和水溫有關,一般每天投喂量可掌握在稚鮑體重的5—7%。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